醫師工會質疑假日急症中心UCC能否緩解急診壅塞

2025-10-2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醫師工會質疑假日急症中心UCC能否緩解急診壅塞

衛福部規劃於六都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主打週日診療與較低部分負擔。本文整理試辦時程與收費差異,說明醫師工會對人力分配與急診待床問題的疑慮,並列出後續觀察重點與醫療政策面向。

政策背景與試辦規劃

為因應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規劃仿照國外模式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目標是提供以輕症為主的門診選項,減輕急診壓力。健保署已公告試辦時程,自十一月二日開始在六都開設試辦點,合計十四個地點,主要於週日營運,門診時段為上午八時至晚間十二時。

試辦收費方面,UCC採部分負擔新台幣一百五十元,相較於醫學中心急診的七百五十元,民眾在單次就診上可能節省金額,政策宣稱有助於引導部分輕症就醫至基層或社區。

醫師工會的主要疑慮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對此提出多項關切。工會指出,當前急診的核心問題在於「待床壅塞」,也就是有需要住院的病患在急診等待病床,單純分流輕症並未必能解決床位短缺與重症照護的運作瓶頸。

此外,工會憂心人力配置與補貼結構可能出現扭曲。若UCC對值班或假日的津貼相對提高,且缺乏對醫院急重症部門的對等支持,可能導致部分醫療人力轉向基層或假日診所,進一步削弱大型醫院在急重症處置上的人力彈性。

對民眾就醫行為的潛在影響

工會亦指出,若試辦區域普遍呈現低廉收費,可能逐步形塑民眾對醫療成本的感知,影響就醫選擇與習慣。單一政策若未搭配急重症照護資源的補強與監管,難以達成減輕急診負擔的預期效果。

政策落實的關鍵觀察指標

在試辦期間,評估成效應同時觀察多項指標,包括但不限於:

  • 急診待床人數與平均等待時間變化
  • 醫療人力在急診與UCC之間的流動情形
  • UCC對重症誤診或延誤就醫的監測與通報機制
  • 民眾使用模式與對就醫成本感知的變化

專欄觀察角度

政策設計與執行需兼顧分級醫療理想與急重症體系的承載能力。若資源向UCC集中特別傾斜,而未同步改善醫院急重症的工作條件與人力支援,短期內可能出現局部舒緩但長期壓力未減的情形。相關單位在試辦過程中應強化監督、公開指標並預留彈性調整機制,以避免資源錯置與醫療人力失衡。

本文以新聞專欄視角整理政策脈絡與各方疑慮,後續仍需以實際監測數據為依據,觀察試辦成效與對醫療體系的長期影響。

重點回顧

UCC試辦以週日與較低部分負擔吸引輕症就醫,但若不同步改善急重症病房與人力福利,可能造成人力流向基層與急診待床問題持續存在,需以多項指標監測成效與資源配置。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