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黑心豬大腸漂白事件與食安風險

2025-10-0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屏東黑心豬大腸漂白事件與食安風險

本報導關注屏東市場流入疑似經工業用過氧化氫漂白的豬大腸事件,整理調查進展、已知流向與數量、可能的健康風險,以及消費者在挑選與發現不適時的應對原則,提供實用的食品安全與就醫判斷參考。

事件概述

地方檢調及衛生機關調查發現,有業者疑以工業級過氧化氫處理豬腸,使外觀變得較為潔白後再流入下游市場銷售。調查指出,其中一名市場攤商曾分四次進貨,合計約180公斤疑似遭處理的豬大腸,後續多以散售方式販售,現已無庫存。

已知查緝與行政處置

檢方曾在加工場查扣相關作業器具,並對涉案人員進行偵訊與交保;衛生機關要求相關業者停業、封存並禁止販售。調查仍在進行中,機關表示將持續追查流向與數量,並依規定追究違法責任。

過氧化氫的健康風險

過氧化氫又稱雙氧水,工業用濃度及雜質與醫療或食品用途不同。資料顯示,攝入或接觸不當可能造成口腔刺痛、嘔吐、頭痛,嚴重時有腐蝕性傷害的風險,尤其會影響皮膚、眼睛與消化道黏膜。若出現吞嚥困難或持續性疼痛,應及時就醫。

消費者購買與烹調注意事項

面對市場販售的內臟類食品,消費者可留意外觀與來源,避免選購色澤過白或光亮、來源不明的產品。購買後應以充足時間與適當溫度烹煮並注意衛生,若懷疑購買到來源可疑之產品,應停止食用並諮詢地方衛生機關。

何時應尋求醫療協助

若食用可疑食品後出現口腔灼熱、持續嘔吐、腹痛、頭暈或呼吸不適等症狀,建議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可能的暴露情況。本文僅提供一般性資訊,健康狀況請以臨床評估與合格醫療專業人員指示為準。

對於食品業者,衛生單位強調應加強自主管理並遵守食品安全相關法規,以減少類似風險發生;對消費者而言,掌握辨識與處理原則有助於降低暴露機會。後續調查結果尚在釐清中,機關將依法處置涉及違規者,並持續公告相關資訊以維護公共衛生與消費者權益。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豬大腸漂白事件經過與已查獲約180公斤的流向,提醒消費者注意食品外觀與來源並在出現中毒或灼痛等症狀時及早就醫,同時指出調查與追溯仍在進行中。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