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黑心豬大腸疑以工業級雙氧水處理流向調查報導

2025-10-0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屏東黑心豬大腸疑以工業級雙氧水處理流向調查報導

本報導整理屏東地區疑似以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大腸的食安事件,說明查扣、流向與下架進度,並提供消費風險提示與政府後續處置說明,供民眾參考與判斷。

事件概況

地方檢調與食藥署調查顯示,屏東一業者涉嫌將部分有病變跡象的豬大腸,使用工業級雙氧水處理後販售給其他業者。相關單位已進場查扣疑似使用的雙氧水與部分庫存,並開始釐清供應鏈流向。

官方統計該業者帳冊記載銷售紀錄約三千多公斤,疑似流向包括台北、桃園、高雄與屏東等地。地方衛生局已依據現有資料啟動監督與下架作業。

疑似加工手法與查扣狀況

現場查獲標示為工業級並標註禁用於食品的雙氧水容器,多桶已被使用或空置。調查人員同時封存作業場所與倉儲內的豬腸,並持續清查來源與去向。

防檢部門指出,屠宰線上應由屠檢獸醫師判定內臟是否適合進入食用鏈,不合格者應標示並送作化製處理以避免流入市場。相關單位將比對檢疫與運銷資料以追查是否出現管理漏洞。

流向與下架進度

依地方衛生單位統計,已掌握的疑似銷售量約三千多公斤,相關資料已轉交各地衛生局進行稽查與下架。截至最新通報,累計下架約二千一百多公斤,地方持續進行抽驗與追蹤。

衛生機關表示,若發現市場上有疑似產品,將依規定回收並封存,並提醒業者落實進貨與製程管理,保存完整銷售紀錄以利追溯。

風險與消費者注意事項

一般消費者如擔心已購豬腸或內臟產品可能受影響,可留意產品來源與業者資訊,若出現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暴露史。卻不可自行以家用方式判定或處理可疑產品。

政府抽驗與行政處置旨在確保食品鏈安全,消費者在選購加工內臟時可優先選擇有履歷或明確來源標示的產品,並留意業者是否有適當保存與檢驗紀錄。

法規與後續調查

食藥署指出,如確認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食品,相關產品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沒入銷毀,涉犯者將依法接受調查與處分。檢調持續偵辦,將依查證結果釐清責任並移送司法程序。

同時主管機關表示將聯合地方加強業者查核,要求食品業落實自主管理與法規遵循,以維護消費者權益與市場信任。

面對節慶期間的食材採購與餐飲製備,民眾與業者雙方皆需提高警覺。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後續進展將以官方稽查與檢驗結果為準,提醒民眾避免恐慌並依官方指引處理可疑產品。

重點回顧

本案關鍵在於疑似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大腸並流入市場,查扣與下架工作已展開,民眾可從來源與標示判斷風險,但實際責任與處置仍待檢調與食藥署進一步釐清。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