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縣推動以健康老化與自我照顧為核心的銀齡樂活節,結合沉浸式策展、藝術體驗與互動教具,透過情緒管理與身心協作的實務練習,讓長者與社區居民在友善環境中學習自我調適並強化日常生活的支持網絡,增進社區高齡友善的落實與參與機會。
活動概述
地方政府與社福團體合作舉辦的銀齡樂活節,採用活動化與體驗式的方式,將抽象的身心健康議題設計為具體情境。展區透過模擬場景與互動工具,引導參與者以感官投入了解情緒調節與自我照顧的日常策略。
設計理念與體驗重點
本次活動以「飯店旅程」作為敘事架構,透過遊戲化的流程讓參與者扮演入住者,逐步體驗身心協作、情緒覺察與放鬆練習。設計重點包括:
- 感官與情緒練習:透過冥想、呼吸與引導式活動,練習情緒管理的基本技巧。
- 社會互動元素:以小組或同場互動促進社區連結與經驗分享。
- 實作導向:透過情境任務練習自我照顧的具體步驟,強化日常可執行的技巧。
適合族群與參與收穫
活動主要面向中高齡者與其照顧者,但亦歡迎有興趣了解健康老化的社區民眾。參與者可獲得:
- 對情緒管理與壓力因應的基礎認識與練習工具。
- 日常自我照顧技巧的實務範例,便於在居家或社區環境中應用。
- 透過互動增進社會支持網絡,了解社區資源與互助可能性。
檢查項目與何時尋求專業協助
對於長者而言,健康促進活動能提升自我照護能力,但若出現持續性情緒困擾、睡眠障礙、活動力明顯下降或生活自理能力退化,建議儘速諮詢合格的醫療或身心健康專業人員。社區活動有其教育與支持功能,但不取代臨床診斷與治療。
推動高齡友善社區的思路
此類活動除了個人層面的技能學習,也著眼於社區結構與資源的串連。透過規劃友善空間、培訓社區支持者與增進跨機構合作,可以讓健康老化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實踐,並提高長者的參與感與安全感。
作為觀察者與報導者,應以社區健康促進與教育角度理解這類方案的功能與侷限,鼓勵實務評估與長期追蹤,以利未來將活動經驗轉化為可持續的在地支持措施。
重點回顧
本活動以沉浸式與藝術互動推動健康老化與自我照顧,提供情緒調適與日常自癒的實務練習,並強化社區支持;然而此類活動屬教育與促進性質,遇到持續或嚴重的身心問題仍需專業診治。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