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中居首位,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乳癌存活率大幅提升。然而,手術後淋巴水腫成為許多患者的一大困擾。掌握正確的運動與按摩方式,能有效預防與改善淋巴水腫,提升術後生活品質。
了解淋巴水腫的形成與原因
淋巴水腫是由於淋巴循環系統排瀉不暢所引起的水腫,淋巴系統是身體組織液的主要循環通路,涵蓋水分、蛋白質、營養素及白血球等。主要集中在腋窩、頸部與鼠蹊部的淋巴結,若受到疾病或手術影響,可能導致淋巴阻塞,進而引發淋巴水腫。
手術引發淋巴水腫的機制
乳癌手術常需摘除涉及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特別是腋下淋巴結。這樣的手術範圍較大,容易破壞淋巴排水系統的控制樞紐,造成淋巴液積聚而引起水腫。過去認為淋巴水腫的機率較高,但隨著手術技術的提升,目前多採用前哨淋巴結切除,降低了淋巴水腫的風險。
淋巴水腫的其他成因
除了手術,疾病本身如白血病、淋巴疾病,也可導致淋巴系統阻塞,形成淋巴水腫。末期乳癌患者中,腫瘤侵入淋巴系統、形成阻塞,造成皮膚紅腫、發熱、蜂窩組織炎,甚至潰爛、硬實腫脹,常見於晚期病例而非手術所致的水腫。
術後運動與按摩的重要性與實施方法
適當運動有助於淋巴循環
許多人誤以為多動會增加淋巴液產生,造成腫脹,其實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萎縮與血液循環不良,反而不利排水。適度的肌肉訓練,例如舉高手臂、拉彈力帶、握緊拳頭或扭轉彈力棒,有助提升淋巴回流。進行肌力訓練時應循序漸進,避免破皮或扭傷,以安全方式促進淋巴回流。
按摩技巧與頻率
淋巴引流按摩是預防與改善手術後淋巴水腫的有效方法。建議將患部位置抬高,從身體近心臟的淋巴結開始,輕柔地疏通淋巴系統,持續3至5分鐘,有助減少水腫與促進代謝。有心臟以上的按摩動作可推助淋巴液回流,效果較佳。此外,定期按摩結合運動,有助於長期維持淋巴系統的通暢。
日常護理與預防措施
避免局部受傷與溫度變化
術後應避免手術區域受到蟲咬、打針或產生傷口。盡量避免佩戴飾物如手鐲、戒指,以免阻塞淋巴循環。在陽光較強的季節,建議穿著長袖,避免皮膚受傷與紫外線傷害。熱敷與高溫環境可能引起水腫,應減少局部溫度變化的刺激,例如蒸汽浴或熱敷需謹慎使用。
維持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
低鈉、高纖維飲食有助於減少體內水分滲出,控制水腫狀況。此外,規律進行溫和運動,配合抬高患肢,可以利用重力促進淋巴回流,降低水腫發生的可能性。生活中可選擇做肌肉緊縮運動,搭配短暫的休息期,避免過度用力造成不適或肌肉拉傷。
長期照護與醫療監測
建議定期追蹤淋巴水腫的症狀,早期發現紅腫、硬實或不適,即刻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對於有高危險因素者,應持續進行全面評估與個別化的護理方案,防止淋巴系統進一步受損,保障術後健康與日常生活的舒適
結語
透過科學運動與適當按摩,能有效降低乳癌術後淋巴水腫的發生率。積極手術後的身體照顧,是提升術後生活品質的重要環節。唯有養成良好的呵護習慣,才能讓康復過程更加順利,享受健康、自在的生活。
為了您的健康,請持續關注專業醫療資訊,並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術後的運動與護理措施,讓身體的每一步都踏得穩健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