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男子旅行返台後出現腰腹劇烈疼痛,經醫師診斷為尿結石並發生血尿。本文以個案為出發,說明尿結石的常見症狀、可能的危險因子、常見檢查項目與生活型態的預防重點,並提醒何時應就醫。
個案經過與主要症狀
該名患者返國隔天感覺腰部不適,起初誤以為是肌肉拉傷,僅服用肌肉鬆弛劑緩解。幾天後清晨疼痛加劇,從腰痛擴散到側腹並出現痙攣,疼痛程度使患者難以站立或移動,最終求診急診。
醫師檢查與診斷流程
就醫後,醫師透過病史與體檢並進行尿液檢查,發現有血尿;進一步檢查確認存在直徑約0.25公分的結石。臨床上,醫師會綜合症狀、檢驗結果與必要的影像評估來判斷結石大小與位置,並決定後續處置或觀察策略。
尿結石的常見風險因子與誘發情境
這個個案中,醫師研判與長期飲水量不足有關,礦物質與鹽類在泌尿道沉積並形成結石。一般常見的誘發因素包含水分攝取不足、工作忙碌導致飲水不規律,以及可能的飲食或代謝條件變化。旅行或長時間坐車等情境有時會使人延後補水,增加風險。
檢查指標與就醫時機
若出現突發或劇烈腰腹痛、尿中帶血、排尿異常或伴隨發燒等情形,建議儘速就醫評估。臨床檢查常包含尿液檢驗與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以確認結石情形。即使初期以為是肌肉疼痛,若症狀快速惡化或反覆發作,應避免延誤診斷。
生活型態的調整與預防要點
- 維持規律且足夠的水分攝取,避免長時間口渴或延遲飲水。
- 注意日常飲食與鹽分、蛋白質攝取的平衡,若有相關代謝問題應循醫囑管理。
- 在長途旅行或工作繁忙時,刻意安排補水與如廁時間,避免長時間憋尿或脫水。
此案例提醒醫病雙方在面對突發腰腹痛時應提高警覺,醫師會依狀況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置或追蹤。若症狀緩解仍應注意後續追蹤與生活型態調整,並在疑慮時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重點回顧
旅行後突發腰腹劇痛可能為尿結石,確認診斷需病史與檢查,維持充足補水與注意排尿習慣可降低風險,但仍應視病情決定就醫時機。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