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於總統府接見第35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重申健康平權與健保改革為施政策略核心,並提出癌症新藥基金、篩檢預算提高、三高防治888計畫與深耕偏鄉醫療等重點,期望強化基層與偏遠地區的醫療照護與資源分配。
會見重點與得獎團隊事蹟
總統於接見中肯定多位長期投入偏鄉與特殊族群醫療的醫師與醫療團隊。醫療奉獻獎評選強調持續在偏遠地區服務、克服環境與資源限制的實際投入,而非僅以門診量或知名度作為評判。
獲獎的團體與個人包括長期往返山區、夜宿衛生室的團隊,以及在離島、原鄉穩定提供診療服務的醫療人員;另有團隊致力於癌症病友支援與資源整合,與心臟外科先驅對於急診與住院醫師訓練、緊急醫療救護制度改革的貢獻也獲肯定。
政策重點與推動方向
接受會見時所提的政策方向,聚焦於提升醫療可近性與照護品質,並以健保改革作為長期永續的基礎。政府提出數項具體措施,包含資源投入與制度改善,旨在縮短地區與族群間的健康差距。
- 癌症與用藥支援:設立癌症新藥基金,採用「用多少、補多少」的補助模式,降低弱勢族群用藥負擔。
- 篩檢與早期發現:提高篩檢預算,由先前約28億元提升至68億元,以促進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機會。
- 慢性病管理: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強調將大部分病友納入照護網並提供生活型態諮詢,以改善控制率。
- 基層與偏鄉強化:透過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五年投入相關經費,鼓勵醫學中心與地方醫療機構依需求提出協助方案。
對民眾的意義與就醫契機
這些政策對民眾的直接影響包括提升偏鄉與弱勢族群的醫療可近性、擴大篩檢與治療資源,以及強化慢性病長期管理。早期篩檢、納入照護網與適時尋求醫療,是可即時採取的行動方向。
同時,制度面向的健保改革與資源調配若能落實,將有助於維持醫療體系長期營運與服務品質,但實際成效仍需觀察執行細節與資源分配的透明度。
專欄觀察
政府在政策宣示上結合對基層奉獻的肯定與制度改革的推動,顯示希望透過資源與制度同步調整來達成健康平權的目標。未來重點在於如何將這些政策落實到偏鄉、離島與不同醫療層級的日常服務中,並以實際數據持續檢視成效與改進方向。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總統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時提出的健康平權與健保改革方向,指出癌症用藥補助、篩檢預算提升、三高防治與偏鄉醫療深耕為主要措施,讀者可了解政策重點與對基層醫療的潛在影響,但實際成效仍依執行細節與資源分配而定。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