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康壽命的關鍵策略與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2025-08-0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提升健康壽命的關鍵策略與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隨著台灣逐步邁入超高齡社會,延長健康壽命成為政府與社會關注的核心議題。健康壽命指的是人在身體健康且能自主生活的年數,而與之對立的不健康餘命,則是指臥床、慢性病纏身與功能失能的年數。根據最新人口推估,預計於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但同時不健康餘命卻長達約8年,這意味著社會在醫療與照顧成本方面將面臨重大挑戰。

健康壽命的重要性與台灣現況

研究指出,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約80歲,但拖累整體長壽的,卻是長達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這段時間內,許多長者仍處於慢性病或功能障礙狀態,需仰賴照顧。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於政府而言,如何延長健康壽命、縮短不健康餘命,成為關鍵議題。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與促進健康行為,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促進健康壽命的多元策略

建立健康生活的基本根基

專業醫療與營養專家強調,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在於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例如,攝取六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能滿足身體機能所需。特別是在蛋白質的攝取方面,能支持肌肉與免疫系統,延緩肌肉流失與身體退化。再次強調,適度運動與營養均衡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強化免疫力與腸道健康

免疫系統的穩定是抵抗疾病的關鍵。維生素C及D的充足攝取,能改善免疫功能並降低感染風險。腸道擁有超過70%的免疫細胞,良好的腸道菌相對於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均衡飲食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進而促進免疫力、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率及延緩老化過程。

早期篩檢與全民健康促進

為了有效提早發現慢性疾病,台灣已有相關政策支持,針對65歲以上民眾提供健檢補助。專家建議將成人健檢年齡提前至60歲,以便中高齡族群及早掌握自身健康狀況,進而預防疾病的發展。早期篩檢與健康管理的結合,是提升高齡族群健康生活品質的有效策略。

推動全民運動與銀髮樂活

除了醫療篩檢外,安麗積極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例如公益衛教講座,傳授營養均衡與健康生活知識;並透過合作健身中心,設計適合中高齡者的運動方案,鼓勵民眾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建立銀髮樂活圈,促進長者社交與心靈健康,亦是延長健康壽命的重要一環。如培訓銀髮志工,讓長者在社區中擔任導覽與文化傳承的角色,不僅促進身心活躍,也充實人生意義。

打造全方位的健康支持體系

綜合醫療、營養、運動與社交,各個層面的努力共同促進長者的健康與活力。專家認為,要真正實現長壽且健康的銀髮人生,需要政府、企業與社區的協作,推動「健康壽命」的全民認知與實踐,才能迎接積極面向未來的高齡社會。台灣在這個過渡期,正忙碌調整政策與資源配置,以確保未來的長壽人生能過得更健康、更有尊嚴。

在面對來日的老齡化挑戰,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全民共同行動,才能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並打造一個更具韌性的社會結構。長壽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每個人追求的美好生活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