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攝取與攝護腺癌轉移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5-08-0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脂肪攝取與攝護腺癌轉移的最新研究進展

攝護腺癌與飲食的密切關聯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中屬於較常見的癌症類型,經常在國人健康議題中被提及。根據資料顯示,該癌症在男性10大癌症中排名第五,且其病理特性具有一定的多樣性。部分早期攝護腺癌生長緩慢,甚至終其一生不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但部分病例卻有向外擴散的風險,威脅生命安全。研究指出,這其中的轉移機制與飲食習慣密不可分,尤其是油膩、高脂的飲食容易促進癌細胞的激增與擴散。了解飲食對攝護腺癌進展的影響,有助於早期預防和治療策略的制定。

高脂飲食對攝護腺癌的危險因素

美國麻州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約70%的攝護腺癌病例與抑癌基因PTEN的關閉有關。PTEN基因的異常會使癌細胞保持較溫和的生長狀態,通常局限於前列腺內,但當另一個抑癌基因PML也受到影響,癌細胞就可能像悍馬一樣快速擴散,造成癌症的轉移。研究指出,脂肪的攝取,尤其是動物脂肪,对于引發類似祕密基因突變的變化,扮演著關鍵角色。更進一步的實驗證明,脂肪對於癌細胞的促進作用,可能與基因突變的變化密不可分,影響癌細胞的生長和侵襲能力。

脂肪在癌症轉移中的角色

科學家指出,人體內的抑癌基因如PTEN和PML,負責控制細胞的生長和繁殖,一旦這些基因出現突變或關閉,癌症便有了生長空間。潘鐸菲教授的研究則顯示,脂肪攝取可以模擬PML基因的缺失,進一步引爆腫瘤的轉變。例如,將實驗鼠的飲食由低脂轉為高脂,腫瘤不僅長得更快,還易於擴散到前列腺外的其他組織。這項研究提醒我們,飲食習慣的調整可能在癌症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脂肪與基因突變的微觀機制

研究指出,脂肪攝入後,會刺激癌細胞產生類似基因突變的變化,破壞正常的細胞控制機制。特別是脂肪的累積,會引發與PML缺失相似的效應,加速腫瘤的生長與轉移。研究團隊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名為脂肪抑制素(fatostatin)的藥物,成功抑制脂肪合成,降低癌細胞轉移的風險,並縮小腫瘤體積。目前,科學家正準備展開人體臨床實驗,期待未來能有更有效且副作用較少的治療方法。

飲食調控是預防重要一環

專家相信,除控制脂肪的攝取外,把握健康的低脂飲食,可能成為抑制攝護腺癌進展的重要策略。研究亦指出,糖分過高也可能影響脂肪的積累,進而影響癌症的轉移。因此,未來在營養建議中,除了減少油膩食物,還需加強對糖分攝取的控管。透過科學的飲食調整與生活習慣改變,提高罹患攝護腺癌的預防率,以及抑制癌細胞擴散的可能性,成為醫學界追求的目標。

未來展望與營養介入策略

科學家強調,分析不同種類的脂肪對癌症的影響,有助於發展更精準的營養介入方案。初步結果顯示,阻斷脂肪合成的藥物,如脂肪抑制素,能有效降低癌細胞轉移的機率。未來除了藥物治療外,調整飲食結構,例如低脂、低糖的飲食,也可能在臨床中扮演重要角色。營養師和醫師的協同合作,將為攝護腺癌患者提供個人化的飲食策略,幫助減緩疾病的進展,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