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成為微創治療新選擇

2025-11-0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成為微創治療新選擇

本文說明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的原理、適用族群、術後恢復與臨床追蹤結果,並比較與傳統手術在出血與性功能風險的差異,協助讀者了解就醫時機與注意要點。

什麼是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是一種透過內視鏡經尿道注入高溫水蒸氣的微創治療方式。水蒸氣注射數秒即可完成一次療程,通常每次需注射四至六處,目的是使增生的攝護腺組織熱損傷後被吸收,進而縮小體積、改善排尿症狀。

常見症狀與就醫指標

攝護腺肥大常見症狀包括排尿困難、尿流變細、頻尿、夜尿及排尿不完全感。若出現排尿明顯改變、夜間起床次數增加或有餘尿感,建議及早由泌尿科醫師評估,確認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或進一步介入。

適合接受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的族群

  • 攝護腺體積約在30到80毫升範圍者可能為適合對象。
  • 重視術後性功能保留,或擔心逆行性射精的患者。
  • 有多重慢性病或不適合接受長時間全身麻醉的病人。

手術流程與術後照護

此術式通常在門診或日間手術進行,手術時間短,約十至十五分鐘可完成,可在靜脈鎮靜或局部麻醉下執行。術後由於局部組織腫脹,患者常需短期留置導尿管,約一週後視情況移除。

因為治療是以熱能誘發組織壞死而非直接刮除或汽化,症狀改善通常在術後一到四週內逐步出現。術後可能出現短期膀胱刺激症狀,需與醫師討論對症處理與追蹤安排。

術式優點與臨床追蹤結果

與傳統經尿道刮除或雷射汽化相比,水蒸氣消融術的特點包括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與較佳的性功能保留情形。臨床追蹤資料顯示,4年內再治療率約在4.0%到4.4%之間;並報告國際前列腺症狀指數下降約48%,生活品質改善約48%,最大尿流速提升約51%,餘尿量降低約48%,而國際性功能指標無顯著變化,逆行性射精率約2%。

上述數據為臨床追蹤觀察結果,個別病人的療效與副作用風險會因病情、攝護腺大小及整體健康狀況而異。

何時應考慮或迴避此術式

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症狀影響生活品質,且評估後屬於適合體積範圍與整體風險可接受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納入考量。相反地,對於超過建議體積範圍或有其他泌尿道合併病變者,醫師可能會建議其他處置選項。

最後以專欄記者式語氣提醒,選擇治療方式應在醫師評估下依個人病況與需求共同決定,並在術前充分了解可能的益處與風險,安排適當的術後追蹤以確保療效與安全。

重點回顧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提供微創選項,可縮小攝護腺並改善排尿症狀,同時降低出血與性功能影響,臨床追蹤顯示再治療率低但個別結果仍受體積與整體健康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