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自十月起陸續開打,首日接種人次創近年新高。本文說明接種對象與分階段時程、目前流感與新冠疫情概況、就醫與用藥注意事項,提供實用接種資訊與自我防護要點,協助民眾評估接種時機與防疫準備。
首日接種情形與接種人次重點
衛生主管機關公布,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始施打,首日流感疫苗接種約26.4萬人次,為近年首日高峰;同時新冠疫苗接種約8.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相關數字反映民眾在流感流行期與國際疫情波動下的接種需求上升。
流感與新冠疫情現況與病毒型別
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門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流感疫情已進入流行期,以A型H3N2為主流,A型H1N1與B型病毒亦有流行。新冠病毒近週在社區呈較低但波動的情形,目前本地以NB.1.8.1為主要變異株。國際上鄰近國家仍有波動情勢,來往旅遊時應留意防護。
誰屬於公費接種優先族群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採二階段開打。第一階段自10月1日起開放包括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有潛在疾病者等共11類優先對象;第二階段自11月1日擴大至50至64歲且無高風險慢性病之成人。欲了解自身是否符合資格,建議查詢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提供之接種資訊。
接種前後的實務注意事項
為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並減少等候,民眾可先利用地方衛生局或疾病管制單位提供的查詢與預約服務,並提前與合約院所聯繫確認可施打時段。接種後通常需約兩週才能建立較完整的保護力,因此建議儘早安排接種並在接種後持續落實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
抗病毒藥劑使用擴大與就醫時機
衛生機關於十月特定期間內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經醫師判斷符合臨床條件者,可在不必先行快篩的情況下開立相關藥劑,以把握用藥時窗。若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便及時評估與處理。
日常防護與出遊提醒
十月份連假與跨境旅遊增加人群接觸機會,建議參與大型活動或旅遊時保持良好個人衛生、避免在生病時外出、在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時佩戴口罩與休息。接種疫苗是降低重症風險與社區傳播的一項工具,但並非立即生效,仍需搭配其他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與傳播風險。
以上資訊以公共衛生監測與公告為基礎,提醒民眾依據自身風險與醫療專業建議安排接種與就醫時機,並注意地方主管機關發布的最新接種與疫情指引。
重點回顧
十月起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分階段施打,首日接種人次顯著增加。文章整理接種對象、分期時程、病毒監測重點與擴大用藥條件,提醒民眾提早預約並在出現危險徵兆時及時就醫,亦強調疫苗需約兩週建立保護力,且仍應配合日常防護措施。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