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回應網路謠傳,指出現有大型研究未發現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相關,並說明疫苗在高風險族群的防護價值、接種現況與就醫要點,提供民眾科普導引與實務考量。
疾管署的澄清與科學立場
針對網路流傳「接種流感疫苗會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說法,疾管署發言人表示,國際上多項大型研究並未找到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該機構強調,現有證據不支持疫苗會增加第一型糖尿病風險,同時在報告中也指出疫苗對於降低流感相關併發症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功能。
流感疫苗與疾病風險的整體認知
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通常以大規模觀察或隨機試驗來評估疫苗安全性。疾管署引用國際研究指出,尚未觀察到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提升第一型糖尿病發生率的證據。以公共衛生角度而言,評估風險時會考量接種後的整體益處與可能的副作用,並持續監測不良事件資訊。
目前疫情與接種現況
本土流感疫情在連續多週上升後出現緩和跡象,例行疫情報告顯示類流感門急診人次近期較前一周下降。自10月1日開打以來,累計接種量已達數百萬劑,接種量為近年同期高點。疾管署仍提醒,流感仍處於流行期,醫療體系與民眾應持續注意相關動態。
常見症狀與何時就醫
流感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與疲倦感等,症狀輕微者可在家休養並注意補充水分與休息。若出現呼吸困難、高燒不退、意識混亂或慢性病惡化等警訊,建議儘速向合格醫療機構諮詢或就醫,以免延誤必要的醫療處置。
高風險族群的防護重點
對於慢性病患、年長者、幼童或其他免疫功能較弱的族群,流感可能導致較嚴重的併發症。公衛單位通常將這些族群列為優先接種對象,目的在於降低住院與重症的風險。是否接種仍應考量個人健康狀況並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
接種與監測的實務建議
- 接種前可告知醫師或護理人員既有疾病與用藥情形,便於評估接種適合度。
- 接種後若出現持續或非預期的不適,應向衛生單位或醫療機構反映,接受專業評估與追蹤。
- 公共衛生機關會持續監測疫苗安全性與疫情變化,民眾可依官方發布的資訊做出合適判斷。
整體而言,疾管署的說法屬於釐清性公告,主要在於回應錯誤訊息並提醒民眾以科學研究為依據判斷疫苗安全性。面對網路謠言,建議以官方與醫療專業資訊為主,並在不確定時諮詢合格醫療人員以獲得個人化建議。
重點回顧
疾管署表示現有大型研究未發現流感疫苗與第一型糖尿病相關;文章說明疫苗在保護高風險族群與減少重症的角色,提醒以官方監測資料為準,並注意接種後異常症狀需就醫或回報。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