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了解接種對象與疫苗種類

2025-10-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了解接種對象與疫苗種類

公費流感疫苗於10月起分階段開打。本文說明第一階段接種對象、三價與四價疫苗差異、鼻噴式自費選項、不同年齡與疫苗接種間隔等實務重點,並說明何時諮詢醫護人員及接種後保護力建立時間。

誰是第一階段接種對象

第一階段公費接種以保護高風險族群與易遭受重症的民眾為主。涵蓋項目包括:

  • 年齡族群:年滿65歲者、55至64歲之原住民、年齡滿6個月以上之嬰幼兒(未滿6個月者的父母可接種)、以及國小至高中(含高職)學生。
  • 高風險職業:醫事與防疫人員、長照與安養機構工作者、幼兒托育人員及保母等。
  • 高風險病人:未滿65歲但具高風險慢性病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腎臟疾病)、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以及BMI達一定門檻的族群等。

接種對象的分類可協助醫療體系優先保護易致重症者,但實際資格及分階段辦法仍以當地公告為準。

三價與四價疫苗有何差別

三價疫苗通常包含兩株A型(如H1N1、H3N2)與一株B型流感病毒;四價疫苗則多涵蓋另一株B型病毒,理論上可擴大對B型病毒的涵蓋範圍。

近年監測資料顯示特定B型系譜在全球流行趨勢上有變化,相關機構曾根據監測結果調整疫苗建議。民眾在選擇時可向醫護人員確認當年度疫苗類型與適用建議。

鼻噴疫苗與注射疫苗的適用差異

鼻噴式流感疫苗為減毒活性疫苗,主要適用於特定年齡層(例如滿2歲到未滿18歲之兒童與青少年,以當年度核准適用為準)。此類疫苗在鼻腔黏膜短暫複製以誘發局部免疫反應,臨床上以模擬自然感染來產生保護力。

鼻噴疫苗在本地可能為自費選項;無論選擇鼻噴或注射疫苗,應以當年度核准的適用年齡與禁忌為依據。對於9歲以下首次接種者,無論疫苗型態,通常建議間隔一個月補打第二劑以強化免疫反應。

另需注意減毒活性疫苗若與其他減毒活性疫苗同時接種,建議同日不同部位施打或相隔一個月以上;與不活化疫苗同時接種通常無時間間隔限制,但仍應依醫師建議調整。

接種時機與其他注意事項

疫苗接種後約需10至14天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因此建議在流感季來臨前完成施打,以降低疫情高峰期感染風險。若曾感染流感,並不代表對所有流感病毒株都具持久保護力,因此每年接種仍為常見的預防策略。

關於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安排(例如COVID-19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多數情況下不會互相衝突,可與醫療人員討論是否同日施打或分開施打以因應個人反應史與偏好。

面對流感季節,提早了解接種資格、疫苗型態與適用年齡,有助於個人與家庭在醫療資源分配時做出更合適的判斷。若對自身健康狀況或過敏反應有疑慮,建議向合格醫護人員諮詢,安排最適合的接種時程。

重點回顧

公費流感疫苗首階段以高風險族群與兒童為優先,鼻噴疫苗提供兒童自費替代方案;接種需考量年齡、劑次與免疫建立時間,並留意疫苗類型與施打間隔,建議在流感季前諮詢醫療人員評估接種時程。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