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血管平滑肌瘤延伸至右心房的臨床挑戰

2025-10-2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罕見血管平滑肌瘤延伸至右心房的臨床挑戰

本報導聚焦罕見血管平滑肌瘤從下腔靜脈延伸至心房的臨床處置與風險評估,說明病人症狀、影像檢查、手術考量以及術後追蹤與跨科合作要點,提供一般讀者與醫療相關人員參考,強調教育性資訊非診療建議。

病例概述

一名有自體免疫性慢性疾病病史的中年女性,因發燒與活動後呼吸困難就醫,在急診影像評估時發現下腔靜脈一路延伸至右心房的長形占位。起初臨床懷疑為血栓,但術後病理證實為罕見的血管平滑肌瘤,累積切除組織長度達四十多公分。

此類腫瘤非常罕見,若腫瘤阻塞心臟出口或心房內動態改變,可能造成急性血流受阻或致命併發症,因此臨床處理常需立即評估與介入。

診斷與手術處置

臨床上常以超音波、電腦斷層或心臟磁振造影等影像檢查來評估心臟及大血管內的病灶,影像可協助判斷占位是否為實質性組織或血栓,但最終需病理檢驗來確定類型。

本案因占位體積龐大且合併大量出血,手術過程面臨緊急止血、輸血與凝血功能支持等挑戰。首例手術中臨床團隊曾面臨危及生命的出血情況,術後追蹤顯示仍有殘餘病灶,後續再次於多科協力下完成較大範圍的切除。

臨床警訊與就醫時機

常見的提示症狀包括活動後呼吸短促、體力下降、反覆發燒或不明原因的胸腔症狀。若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暈厥或胸痛,應儘速就醫並接受適當影像評估。

因為此類病灶可能被誤認為血栓或其他心臟腫塊,臨床上需由醫師評估病史、體徵及影像結果,再決定是否採取手術或其他介入方式。個別治療計畫應由相關專科共同討論。

跨科團隊與術後追蹤要點

面對複雜的心臟及大血管內腫瘤,麻醉、心臟外科、泌尿外科、一般外科、護理及加護團隊等各環節的協調相當重要。手術風險與術後照護需通盤考量,並在術後安排定期影像追蹤以監測殘餘或復發情形。

醫療決策應尊重患者意願,且在能夠提供完整圍手術期照護的團隊內進行,以降低併發症及提升治療連貫性。

經過兩次手術與一段復健期間,患者回復日常活動並對治療團隊表達感謝。這類個案提醒臨床上對罕見侵襲性腫瘤保持警覺,並強調跨科合作與長期追蹤的重要性。

重點回顧

本案例呈現罕見血管平滑肌瘤侵入心房的診療挑戰,說明影像鑑別與手術風險,指示持續追蹤與跨科協作的重要性,但個案經驗有限,不能替代個別醫療判斷。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