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材料新突破助力青春重現與肌膚修復

2025-08-0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再生醫療材料新突破助力青春重現與肌膚修復

隨著再生醫療法案即將正式施行,未來在醫學美容與老化修復領域,相關材料的應用將越來越多元化。這不僅為因疾病或創傷導致的軟組織缺損提供新選擇,也為追求青春容貌的人群帶來了嶄新的修復方案。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目前最熱門的再生醫療材料,包括脂肪幹細胞、纖維母細胞、外泌體以及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PRP),並說明其在醫學美容中的實際應用與潛力。

脂肪幹細胞:具分化能力的醫美材料

脂肪幹細胞源自脂肪組織,是目前醫學界較為容易取得的幹細胞資源。具備多向分化能力,可以轉化為膠原蛋白、脂肪細胞、骨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組織細胞,並具有抗發炎與調節免疫的功能。在台灣,臨床上主要應用脂肪幹細胞治療皮膚缺損、慢性傷口、燒傷及皮膚修復,也用於改善面部凹陷、皺紋等老化徵象。

國外研究積極將脂肪幹細胞應用於抗老化與提升面部年輕化,特別是在疤痕修復與自體脂肪移植中展現出良好成效。治療流程通常是將患者腹部抽取少量脂肪,經專業實驗室純化後培育出超過1億顆脂肪幹細胞,再由專科醫師按照計畫注射回所需修復位置,以達到改善皮膚不足與提升面容年輕感的效果。

纖維母細胞聚焦真皮層,修復皺紋與疤痕

纖維母細胞主要存在於真皮層,是負責產生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關鍵細胞。在抗老與皮膚修復方面,纖維母細胞會被從患者耳後或其他部位皮膚組織採取,經過專業純化與培養,製成富含200萬至千萬纖維母細胞的細胞製劑,進行多次注射以改善皺紋、凹洞及疤痕等真皮層缺陷。每個療程大約需要4次,每次間隔15天,以逐步達到預期修復效果。

然而,臨床上發現單純針對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治療,可能無法完全解決深層組織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搭配其他技術如音波拉提,才能獲得更全面的抗老化效果。

外泌體:醫學美容的未來新星

目前,外泌體在醫學美容產業的應用仍屬於探索階段。外泌體是細胞釋放的 nano-粒子,包含多種調節因子,能在細胞間傳遞訊息,啟動組織再生的自我修復機制。由於其能調節抗炎、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改善肌膚彈性等特性,預計未來將成為抗老化與皮膚修復的重要工具。

值得留意的是,外泌體在台灣仍受到嚴格管控,目前主要用於化妝品或研發階段,尚未廣泛應用於醫學治療。市面上見到的資訊多來自於國外研究,消費者應掌握資訊、謹慎選擇療程,以保障自身權益。

血小板血漿PRP:應用范圍廣泛的自體療法

PRP(血小板血漿)從患者自體血液提取,經過特殊加工,濃縮高達原血漿4至6倍的血小板,釋放豐富的生長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轉化生長因子(T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促進細胞修復、血管生成及膠原蛋白合成。在醫學與美容領域,PRP已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運動傷害、手術後復原,以及皮膚抗老、改善皺紋和色素沉澱。

國際臨床研究超過5,000份,證實PRP的安全性與效能。其治療過程包括先抽取患者血液,在專業實驗室中純化製成血漿,再由合格醫師將PRP注射於皮膚、皺紋或受損組織中,促進組織再生與修復。伴隨技術進步,PRP的應用有望在醫學美容與退化性疾病治療中發揮更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