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導整理橫濱生技大展中台灣與日本在再生醫療 CDMO 的交流重點,說明自動化製程、iPSC 商業化動向與雙邊合作對產業國際化的意義與挑戰,提供產業與關注者資訊型概覽。
展會重點與參展廠商動向
在橫濱舉行的生技展中,多家台日廠商與學研單位展示再生醫療相關技術與合作計畫。台灣再生醫療 CDMO 業者樂迦再生科技以推動亞洲細胞製造基地為目標參展,並由旗下日本代表介紹自動化細胞培養與智慧製程進展。另一家業者則簽署跨國合作備忘錄,強調結合軟體與法規支援以促進產品上櫃。
技術與製程亮點
會中討論多項自動化與量產技術,包括大型細胞培養平台及針對少量自體細胞移植設計的小型自動化裝置。日方研究單位分享了相關實驗室的研發佈局與設備應用案例,並由業者公布已推出的商用裝置名稱與功能特性。
此外,會議也提及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 iPSC 在臨床上逐步的應用進展。相關單位報告指出,部分 iPSC 相關療法已向主管機關提出製造與銷售申請,並在臨床資料上被描述為顯示安全性與初步療效,代表此類技術正朝向商業化階段。
產業鏈整合與量產挑戰
分析報告與專題演講指出,將半導體等高精密產業的供應鏈與管理概念引入細胞醫療,有助於加速研發轉向量產,但也面臨法規、品質管理與跨國法規接軌等挑戰。演講者建議透過跨產業投資、開放合作與標準化流程來降低放大生產時的風險。
台日合作與市場佈局策略
展會期間宣布的合作案包含技術對接、法規文件生成平台與市場代理計畫。雙方提出以人工智慧輔助文件產出為工具,期望加速符合 GMP 要求的文件準備流程,協助生技產品更快速地進入對方市場。此類合作同時包含雙向市場服務與代理評估,以拓展在區域市場的法規與商業機會。
台灣產業推進與國際化目標
參展企業表示,台灣的智慧工廠與數位製程管理將是推動細胞製造國際化的關鍵。部分企業已規劃新廠落成時程,並將目標對準國際主管機關的 GMP 查廠標準,以支援臨床與商業化雙軌運作。業界也關注在地產業如何透過外部合作補強法規與文件能力,降低跨境進入障礙。
整體而言,會展呈現再生醫療產業從研發走向規模化與國際市場的多面向努力:技術研發、製程自動化、法規文件化與跨國合作均是並行的關鍵議題。面對量產與法規挑戰,業者與學界強調以標準化與合作網絡來分攤風險與加速轉譯。
重點回顧
展會凸顯再生醫療 CDMO 的三大面向:自動化製程推動量產、iPSC 技術朝向商業化,以及以 AI 與跨國合作優化 GMP 文件與市場進入。對產業而言,標準化與國際法規接軌是未來關鍵,仍須面對法規複雜性與放大生產的品質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