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患者在進行抽脂與自體脂肪填補後出現急性腎衰及多重併發症,診所與醫師互相推責,行政與司法單位已展開並行調查。本文整理事件經過、風險重點與主管機關回應,說明民眾應關注的就醫契機與權益保護。
事件經過重構
根據公開說明,患者因臉部凹陷接受自體脂肪填補,術前醫師評估脂肪量不足,後續在業務建議下改為抽脂並臨時增加後腰抽取部位。手術與麻醉時間延長後,患者術後出現全身無力與昏睡,返家休養後出現高燒與嘔吐,家屬緊急送醫並住入加護病房。
住院期間診斷出急性腎衰竭,患者需定期洗腎並接受多次清創與高壓氧治療,並出現腳趾壞死、大腿疤痕及心肺功能與體能下降。當事人及代理律師指出診所與相關醫事人員在手術決策、術後處置與轉診上存在疑義。
醫療責任與爭點
案中當事人於手術前簽署手術及麻醉同意書,律師主張此一事實足以證明醫療契約關係存在,診所及執刀醫師應負督導與管理責任。律師並指出診所事後以「僅租用開刀房」等說法切割責任,但公開資料顯示涉事醫師曾在診所相關資訊中被列為主治醫師,故此說法受質疑。
律師表示,若調查發現疏失或延誤治療,相關人員可能面臨行政或刑事責任,並需承擔民事賠償。司法與行政調查將釐清事實與責任歸屬,最終認定以調查結果為準。
藥品使用與風險管理重點
案件中涉及的藥品類別被提及具有腎毒性等風險。主管機關說明,該類藥品適應症有限、需納入風險管理,並要求醫療人員在使用時謹慎評估患者臨床狀況與禁忌,遵循核准適應症及說明書註記的特殊警語。
此事提醒醫療機構在高風險用藥、藥物管理與術中監控上應有完整的風險評估與紀錄,以降低不良事件發生與延誤處置的可能性。
主管機關查核重點與行政作為
地方衛生局已對診所進行現場稽查,查核項目包括設置變更登記是否完成、觀察床數是否超出診所標準、特定醫療技術相關之設備與管理是否向主管機關備查,以及醫療收據與行政作業是否符合法令規定。若查有違規,將依相關醫療法規裁處或開罰。
衛福部醫事主管單位指出,涉及高風險美容醫學手術的機構應事先提報計畫並經核准,執行醫師需具備相應資格與訓練,並設有緊急後送計畫;相關查核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執行。
民眾就醫時應注意的要點
- 術前諮詢與同意書應記錄手術範圍、可能風險與備選方案,遇到臨時變更應要求明確說明與簽署。
- 確認執刀醫師與麻醉醫師的執業登記與在職情形,以及診所是否有緊急後送機制與備援計畫。
- 術後若出現高燒、持續嘔吐、意識改變或劇烈疼痛等異常情形,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醫療記錄以利後續處理。
- 對醫療處置或事後處理有疑義時,可向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或司法/行政管道申訴與求償。
本案以事實陳述為主,行政與司法調查仍在進行中,後續查核結果將影響相關診所管理規範與藥品使用監理,同時提醒醫療機構與消費者共同重視術前評估、藥品使用及術後照護的完整性。
重點回顧
本案揭示醫美抽脂後出現急性腎衰與多重併發症,突顯診所管理、術中用藥與緊急後送等制度缺口,行政司法調查仍在進行,提醒民眾重視術前評估與權益保存。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