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公告國內新增一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患者為40多歲長期居住台灣的外籍男性。本報以醫療監測角度整理個案與流行趨勢,並說明臨床表現與機構提醒事項。
個案概況
本次新增病例於26號公布。患者自今年7月起前往西非象牙海岸及塞內加爾旅行,期間未服用預防瘧疾藥物。返台當天(8月14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及頭痛等症狀,後經就醫確診為惡性瘧。
監測數據與流行趨勢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8月25日,今年國內累計16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年齡分佈約從10多歲至60多歲不等。其中12例感染地為非洲,亞洲與大洋洲各2例。全球瘧疾疫情持續升溫,國內境外移入病例數創下近19年同期新高。
臨床表現與可能併發症
瘧疾由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叮咬傳播。感染後通常在7到30天內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等類似流感的症狀。如未及時診治,可能出現發冷、週期性高燒與盜汗;嚴重病例可導致肝腎衰竭、肺水腫或急性腦病變,甚或危及生命。
疾管署提醒與民眾注意事項
疾管署提醒前往疫區者提高警覺。個案指出未服用預防藥物的旅遊史與返國後即出現症狀,強調海外旅遊與返國後健康監測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