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急性肝衰竭風險的臨床提醒

2025-09-0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急性肝衰竭風險的臨床提醒

一則高齡患者因腹脹、黃疸與噁心就醫後發現肝硬化並合併急性惡化,本文說明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出現的警訊、檢查與追蹤重點,以及何時應及時就醫與與醫師討論抗病毒治療的時機。

個案經過

一名75歲男性退休教授,平時有規律運動,但近期出現便祕、腹脹與數天未排便,隨後陸續發生疲倦、噁心、嘔吐與食慾下降等症狀,至急診求診後住院檢查。入院評估發現黃疸、腹水、食道靜脈曲張及肝硬化的相關表徵,進一步檢測後被評估可能合併急性肝功能惡化,並回溯病史才發現過去曾為B型肝炎帶原但未規律追蹤。

常見警訊與臨床表現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若出現下列情形,應提高警覺:皮膚或眼白變黃、茶色尿、持續噁心嘔吐、明顯疲倦、食慾喪失、腹脹或下肢水腫。嚴重情況可能有凝血功能異常、意識改變或肝性腦病變等。

醫療檢查與評估重點

到院後的評估通常包括肝功能血液檢查、凝血功能檢測、影像學檢查如腹部超音波,以及病毒學檢測以了解B型肝炎病毒量。臨床會綜合影像與血液結果,評估是否有肝硬化、門脈高壓或腹水等合併症,並作出後續治療與追蹤計畫。

慢性B型肝炎追蹤與治療考量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的管理重點在定期追蹤肝功能與影像檢查,以利早期發現肝臟病變或病毒活性增加。若檢查顯示病毒大量複製或肝炎活動,醫師會在評估病情與健保給付條件下,考慮抗病毒藥物治療。即便部分帶原者長期無明顯症狀,仍可能因病情變化而產生肝硬化或其他併發症,故持續追蹤很重要。

何時應優先就醫

出現持續黃疸、無法進食、頻繁嘔吐、明顯精神狀態改變或腹脹加劇時,應儘速就醫評估。若原為B型肝炎帶原者,這些警訊可能代表病毒活動增加或肝臟功能受損,需要專業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與處置。

本文以臨床教育為目的,提醒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不要忽視定期檢查與醫師追蹤,並在出現可疑症狀時及早就醫,以便醫療團隊評估是否需採取影像或藥物治療等適當措施。

重點回顧

本案例指出未規律追蹤的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在病毒活性增加時發生黃疸與腹水等肝功能惡化,提醒定期監測、及時就醫與在醫師評估下討論抗病毒治療,但仍須注意治療限制與潛在併發症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