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整合照護試辦帶動偏鄉醫療與預防連結

2025-09-0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全人整合照護試辦帶動偏鄉醫療與預防連結

健保署推動偏鄉全人整合照護試辦,秀林試驗顯示總醫療費用未出現上升趨勢。政策強調在地衛生所與醫院接軌,結合健康促進、預防、慢性病管理與居家照護,並擴大至多個縣市試辦以縮減城鄉醫療差距。

政策背景與國際交流

面對人口快速老化與慢性病盛行,醫療支出普遍增加,促使政府尋求以人為本的整合式照護模式。健保署在亞太區工作坊與多國代表討論治理、問責與實務框架,強調制度設計應支援在地整合與可近性。

試辦成效與擴大範圍

秀林鄉作為偏鄉全人整合照護的早期試辦地,試辦期間總醫療費用並未如預期上升,反而出現下降趨勢,因此成為擴大試辦的基礎。健保署進一步將計畫擴展到多個縣市與試辦點,並編列相關預算支持在地服務。

目前擴大試辦地包含多個偏鄉鄉鎮,方案設定以提升就醫可近性、加強預防與篩檢、並延伸居家與長期照護的連結為目標。

全人整合照護如何在偏鄉運作

該方案鼓勵醫療院所與基層衛生所組成跨專業團隊,提供一連串照護服務,包括健康促進、預防保健、疾病診療、疫苗接種、癌症篩檢、居家醫療與慢性病管理,並銜接長期照顧資源。重點在於以個人與家庭為中心,根據生活環境與文化特色量身規劃照護。

在地醫療與衛生所的角色

衛生所作為最貼近社區的第一線單位,負責掌握居民就醫需求與生活支持狀況,與醫院之間建立有效交接機制,讓治療與預防不再是兩條平行線。成功案例顯示,深化合作與資訊交流有助於提供連續性照護。

治理與問責的關鍵議題

政策設計除了服務內容外,亦需強化在地治理、問責機制與成效監測。跨部門協調、人力培訓與資源整合是推動過程常見的挑戰,長期追蹤以評估照護品質與成本影響是必要步驟。

民眾可留意的就醫契機與日常自我照護要點

對個人而言,若出現持續不適、活動功能退化、慢性病控制不佳或緊急症狀惡化等情況,建議儘速諮詢當地醫療單位或基層衛生所。日常可從健康促進與預防做起,例如依醫療團隊建議完成篩檢與疫苗接種、規律服藥與追蹤慢性病指標,並善用社區資源與居家照護支持。

推動偏鄉全人整合照護的核心在於將多元服務在地化,強調跨域合作與以人為中心的照護流程。這類方案在提升可近性的同時,也需面對資源分配與長期監測的考驗,應以循序漸進並以實證監測為基礎持續調整。

重點回顧

偏鄉全人整合照護示範以團隊化預防與居家服務提升在地可近性與照護連續性,價值在於縮短醫療差距,並需建立在地治理與問責機制以利長期追蹤與評估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