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關注 SASI 減重手術的適應症與安全性

2025-10-2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醫界關注 SASI 減重手術的適應症與安全性

本文整理醫界對 SASI 減重手術的爭議與風險,說明手術適應症與 BMI 判準、可能的營養與神經併發風險,以及術前多專科評估與術後追蹤的要點,供患者與家屬參考就醫時機與風險考量。

SASI 減重手術為何受爭議

近期有醫師為 BMI 約 24 的女性病患施行所稱的 SASI 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手術,後續被指術後出現腦病變並引發調查。地方衛生機關已就相關病例展開查核,並有醫師遭醫師懲戒決議暫時停業後提出申覆。醫療界內部對此術式是否為國際通行的標準做法,存在明顯分歧與質疑。

手術適應症與 BMI 判準

專家指出,國際上普遍承認的主要減重外科術式為胃繞道手術與胃袖狀切除,兩者通常不會同時進行。一般健康的 BMI 範圍為 18.5 至 24.5;病態性肥胖在不同地區有不同標準,當務之急是依臨床指引與個別評估決定是否適合手術治療。

臨床上常見的手術適應條件包含用藥治療無效且合併代謝性疾病的中度至重度肥胖者,或達到特定 BMI 閾值者。專家也提醒,對於 BMI 明顯未達手術標準的病患,應優先考慮藥物、內視鏡或其他非截除性減重方式,避免過度醫療。

可能的營養風險與術後追蹤要點

有論點提出,某些結合性或改良手術可能改變胃腸的吸收路徑,影響十二指腸與空腸的營養吸收功能,長期可能導致維生素 B 類缺乏而出現神經病變,或出現鐵質吸收不良的情形。因此術後需安排必要的營養評估與長期追蹤,並視情況給予補充與監測。

  • 術前應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與合併症,制定術後追蹤計畫
  • 術後定期檢查並依檢查結果調整營養補充方案
  • 考量手術帶來的長期吸收改變,與患者討論可能的持續管理需求

未成年與多專科評估的重要性

對於未成年人進行減重手術,專家強調即便有家長同意,也應經過小兒科、精神科或身心醫學、減重外科、內外科等多專科團隊共同評估並達成一致意見,才能考慮手術介入。某些以行為或遺傳為主的肥胖症狀,單靠手術難以根本改變病理或食慾控制,需更多整合性治療與長期管理。

術前討論與就醫契機

醫療專業建議,病患與家屬在考慮任何減重手術前,應充分了解適應症、可選擇的治療方式、潛在風險與術後生活調整。若存在術後營養缺乏或神經症狀的擔憂,應盡快向合格的醫療團隊諮詢,接受個別化評估與規劃。

本事件反映出對新或變形手術技術的審慎必要性,醫界呼籲以患者安全與證據為出發點,避免將減重手術簡化為醫美式操作,並強調適當的病患選擇與多專科共識的重要性。

重點回顧

本摘要指出 SASI 減重手術引發的適應症與安全疑慮,說明 BMI 判準、長期維生素與鐵吸收風險,並強調術前需多專科評估及術後追蹤的限制與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