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大型追蹤研究指出,夜間睡眠過短或過長、以及長時間午睡,與肝癌及慢性肝病死亡風險有關。本文整理研究重點、可能機轉與日常睡眠調整原則,提供讀者判斷何時應諮詢醫療專業意見。
研究概況與觀察族群
一項長期追蹤研究納入近三十萬名參與者,追蹤期間超過十年,研究團隊分析睡眠時長與肝臟疾病發生與死亡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夜間睡眠時間太短或太長,以及白天午睡過久,都與肝癌與慢性肝病死亡率提高有關。
睡眠不足和肝臟風險
相較於每晚睡7至8小時者,夜間睡眠少於五小時的族群罹患肝癌的風險顯著上升,研究指出風險倍增的趨勢。研究作者與臨床專家解釋,睡眠不足可能造成代謝失衡、全身性發炎與生理時鐘干擾,進而影響肝臟功能與修復能力。
睡眠過多同樣與風險增加相關
研究也發現,若夜間睡眠超過九小時,肝癌與慢性肝病死亡風險亦有上升趨勢。研究推測,長時間睡眠可能反映潛在的代謝或健康問題,並可能促使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增加,進而對肝臟造成負擔。
午睡時長與肝臟健康
白天午睡若超過一小時,同樣被觀察到與肝癌及慢性肝病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與臨床觀察顯示,長時間午睡可能是夜間睡眠品質不佳或慢性疲倦的表徵,代表需評估基礎健康或睡眠障礙。
可能的生理機轉
肝臟具有日夜生理節律,參與代謝、解毒與細胞修復。睡眠障礙可能干擾褪黑激素分泌與生理時鐘,影響肝臟再生與抗氧化機制。此外,睡眠異常常伴隨代謝症候群、慢性發炎與胰島素抵抗等因子,可能共同增加肝臟負擔。
日常睡眠管理的實務建議
- 維持規律作息與穩定睡眠時長有助於生理節律穩定。
- 多數研究提示每晚約七至八小時為較合適的睡眠範圍,白天短暫午睡(約三十分鐘左右)有助恢復精神,避免超過一小時。
- 若出現長期疲倦、需要靠長時間睡眠或午睡才能維持日常功能,應評估是否存在睡眠障礙或潛在健康問題。
何時應諮詢醫療專業
當睡眠模式改變伴隨體重異常、持續乏力、黃疸、腹痛或其他非典型症狀時,建議尋求合格醫療人員評估。臨床判斷可協助釐清是否有肝臟疾病或其他影響睡眠的疾病存在。
從現有證據來看,睡眠與肝臟健康之間存在多重交互影響,將睡眠品質納入整體健康管理可作為風險控管的一環。面對持續的睡眠困擾或疑似肝臟相關症狀,慎重評估並與醫療專業討論,是負責任的健康做法。
重點回顧
研究顯示夜間睡眠過短或過長,以及午睡超過一小時,與肝癌與慢性肝病死亡風險相關;維持穩定的睡眠時長與品質可作為風險管理之一,但仍需針對異常疲倦或疑似肝病情形諮詢醫師。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