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立百病毒感染症納入第一級傳染病的因應與風險說明

2025-09-0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韓國將立百病毒感染症納入第一級傳染病的因應與風險說明

本文說明立百病毒感染症的基本特性與常見症狀,說明傳播路徑與受影響族群,並整理南韓針對印度及孟加拉入境旅客的檢疫措施與國際監測與疫苗研發呼籲,提供閱讀重點與就醫參考方向。

近期疫情概況與南韓決策背景

近期印度與孟加拉出現多起立百病毒感染病例,部分病例造成死亡,相關數字顯示疫情具高致死性。南韓疾病管理機構已宣布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傳染病,並對來自印度與孟加拉的旅客實施更嚴格的檢疫與健康申報措施。

立百病毒是什麼

立百病毒又稱尼帕病毒,首次被描述於1998年馬來西亞的一處疫情爆發地,屬於副黏液病毒中的亨尼帕病毒屬。國際衛生組織將此病毒列為高風險病原體,文獻與通報中曾指出致死率可能落在中高區間。

傳播途徑與臨床表現

此病毒主要被報導為由動物傳人,也可能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接觸受感染者的體液而傳播。潛伏期通常為數天到兩週不等,早期症狀多為發燒、頭痛與肌肉痛;病情惡化時可見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意識混淆或昏迷,嚴重病例可能導致死亡。

南韓檢疫與入境要求

南韓當局已將印度與孟加拉列為檢疫管理地區,入境者不論國籍若自該兩地返入或入境,且出現發燒或頭痛等症狀,需透過檢疫系統或健康問卷向檢疫官申報。確診或疑似個案需通報並配合隔離與接觸者追蹤等流行病學調查。

檢測、疫苗與國際呼籲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立百病毒列為可能引發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的病原之一,並呼籲加速相關疫苗與治療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目前對於疫苗或特效治療的研發仍屬國際公共衛生的重點與挑戰之一。

何時應注意與尋求醫療協助

若有從疫情中受影響國家入境的旅遊或接觸史,並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應如實向檢疫或醫療人員申報旅遊史與接觸史,以利後續檢查與公共衛生處置。本文提供疾病資訊與防範重點,非替代個人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

從公共衛生角度觀察,立百病毒的跨種傳播與高致死性使其成為國際關注的病原。各國監測、快速通報與檢疫措施是降低擴散風險的關鍵;同時,疫苗與治療研發仍需國際合作與資源投入。作為觀察者與旅客,持續關注官方通報並在有疑慮時尋求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是較為務實的防範策略。

重點回顧

本文重點在於說明立百病毒感染症的傳播與臨床風險,說明南韓針對印度與孟加拉入境的檢疫措施,提示疫苗研發仍為關鍵與監測挑戰,並提醒民眾與旅客關注傳染風險與就醫時機。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