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宣布將立百病毒列為一級傳染病,因應印度與孟加拉通報病例而強化入境健康申報與檢疫準備。本文說明立百病毒的來源與傳播方式、典型症狀與潛伏期、檢查與通報要點,以及一般民眾可採取的預防與就醫判斷,提供資訊型參考以助風險理解。
立百病毒是什麼
立百病毒(Nipah virus)屬於人畜共通的病毒,最早於1998年在馬來西亞發現,與動物接觸後會在人體間引發感染。病毒可導致從輕微呼吸道症狀到嚴重神經系統病變不等的臨床表現,歷次通報顯示病例在不同地域出現過群聚或散發個案。
如何傳播與高風險族群
立百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或病人的體液,以及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果蝠被認為是重要的自然宿主,在與家畜或人類接觸密切的情境中可能造成溢出感染。高風險情境包括照護感染者、處理可能受污染的動物產品或接觸病人分泌物等。
臨床症狀與潛伏期
感染早期常見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喉嚨不適與嘔吐,部分個案進展出頭暈或意識改變。嚴重者可能發生腦炎或癲癇,短時間內出現昏迷等重症情況。原始通報指出潛伏期通常為4到14天,過去病例的致死率範圍曾報告在約40%至75%,但具體風險會依個體狀況而異。
檢查、通報與就醫時機
各國針對可能輸入病例多採取健康申報、篩檢與檢驗能量建置。若有近期自病例通報國家或具相關接觸史,且出現發燒、嚴重頭痛、神經學症狀或其他不尋常的病程,應通知醫療機構並配合醫療人員的感染管制與檢驗安排。醫療機構在遇到疑似個案時,依公共衛生規定進行通報與必要的隔離管理。
防範與日常注意事項
- 旅行返國或出入境時,配合健康申報與邊境檢疫措施。
-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或不明來源的動物分泌物,處理動物產品時加強防護。
- 若照護疑似感染者,遵循醫療機構建議使用適當個人防護裝備並注意手部衛生。
- 保持對公共衛生單位發布之旅遊與檢疫建議的關注,必要時遵照檢疫指示。
目前對於立百病毒的防治仍以早期發現、通報與感染控制為主。各國強化邊境健康管理與檢驗能力,是為了降低海外輸入風險並保障國內公共衛生安全。民眾應以資訊型態了解病毒特性與風險情境,遇有疑問或症狀應及時與醫療單位聯繫,避免延誤處理。
重點回顧
韓國將立百病毒指定為一級傳染病以強化邊境檢疫與檢測;文章說明病毒來源、傳播途徑與主要臨床表現,提示有相關旅遊或接觸史且出現發燒或神經症狀者應就醫並配合通報與隔離;目前防治仍以早期偵測與感染控制為主,社區與醫療應保持警覺。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