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重回十大死因 衛福部強調防治與去除污名

2025-09-1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自殺重回十大死因 衛福部強調防治與去除污名

衛福部指出自殺再度列入我國十大死因,呼籲社會移除污名並強化預防與及時求助。本文說明常見危險因子、行為警訊、檢查與就醫契機,並提供日常自我察覺與支持方向,協助讀者理解何時尋求專業協助。

新聞摘要與背景說明

近期統計顯示自殺已再度成為十大死因之一,政府與相關機構在世界自殺防治日提出減少污名與強化預防的呼籲。此類公告旨在提高公共衛生注意力,並提醒民眾重視心理健康與及時求助管道。

何謂自殺風險

自殺風險指個人出現結束生命的想法或行為的可能性,通常與情緒困擾、壓力事件或長期心理疾病有關。風險是動態的,會受到近期生活變化、支持系統與可及資源影響。

常見警訊

  • 出現自傷或結束生命的言語或行為暗示
  • 社交退縮、情緒波動或睡眠與飲食改變
  • 事務整理或說明遺留事務的行為

風險因子概覽

風險因子可能包括精神疾病、重大生活壓力、慢性疼痛或社會孤立等;同時,有既往自殺行為史者風險較高。了解風險因子有助於及早辨識需關注的族群。

檢查與就醫契機

當出現持續的自傷想法、具體計畫或行為時,應儘速尋求專業評估。醫療評估通常包含心理狀態評估與危險程度判斷,必要時會啟動更密集的支持或轉介。

日常可採取的支持措施

  • 主動關心並傾聽有困擾的人,提供非評斷性的支持
  • 維持規律生活、充足睡眠與適度運動以助身心調適
  • 鼓勵利用可及的社區或專業資源,減少個人孤立感

作為健康報導者的立場,本篇以公共衛生與教育為出發點,提醒讀者關注個人與周遭人的心理風險,並在需要時尋求合格的專業協助與社會支持。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