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縣推動超市營養採購活動,將社區營養教育移往零售場域,透過現場導覽與食材標示協助長者與家屬理解我的餐盤與食物六大類,促進日常飲食均衡與社會參與。
活動背景與目標
南投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全縣約22.3%。在照護之外,正確飲食與日常社交對維持生活功能具有教育性的重要性。地方衛生機關與在地超市合作,嘗試把營養知識放進民眾日常採買情境,讓選購行為更接近均衡飲食的原則。
活動如何設計與執行
活動以社區營養推廣為基礎,將營養講座搬到超市現場,由營養師帶隊引導長者實際推著購物車挑選食材。現場以掛旗或標示提示食物屬性,並示範如何依當日菜單挑選食材,以落實「我的餐盤」的基本份量與類別分配。
我的餐盤與食物六大類如何應用
營養推廣強調食物類別及每日建議份量,鼓勵多樣化攝取:穀類、蔬果、蛋白質來源、乳製品、油脂與其他。營養師引導長者辨識包裝標示與實物,並示範如何將食材組合成一餐的均衡比例。
對長者的實際意義與注意事項
固定外出採買兼具身體活動與社會互動,對維持日常功能與心理社交有幫助。家屬在陪同時也能觀察長者的飲食選擇與日常能力變化。活動屬教育性質,無法保證預防疾病或完全改變健康走向,若有症狀或特殊營養需求,仍應諮詢合格醫療或營養專業人員。
社區與通路合作的長期價值
零售通路透過營養標示與現場互動,能成為普及營養教育的平台,補強社區推廣的延展性。這類合作有助於把健康資訊融入日常生活,並促進跨領域資源整合,對打造友善的樂齡購物環境具示範意義。
整體而言,將營養教育帶入超市並結合社區長者實作,是一種把知識轉化為日常行為的策略。未來持續觀察長者參與後的接受度與實際採購改變,能幫助活動在在地推廣上更具效益與可操作性。
重點回顧
將營養教育移至超市現場結合食材標示與導購示範,有助於長者理解我的餐盤與食物六大類,提升日常飲食選擇的可行性,但面臨個別營養需求與成效追蹤的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