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衛生局在本次散裝飲冰品及配料抽驗中,108件樣本初次29件不合格,複檢後仍有10件檢出腸桿菌科超標,指出可能的製程或衛生管理缺失並依法處分,提醒業者與消費者留意食品衛生風險與控管重點。
抽驗概況與檢驗項目
本次抽驗涵蓋散裝冰品、食用冰塊及飲料共108件樣本。檢測項目依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包括沙門氏菌、腸桿菌科、大腸桿菌與大腸桿菌O157:H7等指標菌。初次檢驗結果有29件樣本未達規定,經通知業者改善後複檢,仍有10件產品未達標準,衛生局已依相關法規進行處分程序。
腸桿菌科為何受重視
腸桿菌科屬於常用的衛生指標菌之一,其檢出與超標常被視為水、冰品或食品製程中可能存在污染或衛生管理不足的警訊。腸桿菌科本身包括多種細菌,當指標值超出標準,代表製作環境、器具或原料可能受到糞源或環境微生物交叉污染,需釐清來源並採取改善措施。
被列入不合格名單的產品
經複檢仍未達標準的產品項目包含多家連鎖與個別店家提供的飲冰品,范例包括某連鎖漢堡店的綠茶、霜淇淋類、雪泥類與多種茶飲及水果冰沙等。衛生局已通知相關業者並依規定處理。
可能的風險來源與常見衛生缺失
- 原料污染或保存不當,未依適當溫度保存易促進微生物生長。
- 製程交叉污染,包括未充分清潔的器具或容器,以及製冰機或飲水設備的濾心未定期更換。
- 人員衛生管理不足,例如未落實手部清潔或未妥善處理員工傷口,可能造成污染傳播。
業者應採取的管理要點
- 建立並落實自主管理制度,定期檢視製程與清潔項目。
- 強化從業人員的衛生訓練與健康監測,包含手部清潔、傷口管理與必要的體檢。
- 控管冷藏冷凍與冰塊保存溫度,未使用的食材應妥善包裝並冷藏保存。
- 定期清潔與保養製冰機、飲水設備,適時更換濾心,減少設備成為污染來源。
法規與處分方向
對於未符規定之業者,衛生主管機關將依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辦理,對製造或販售不符合衛生標準之業者處以罰鍰並要求改善。相關處分旨在督促業者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以保護消費者健康。
消費者在選購散裝飲冰品時,可留意店家衛生情形與製程透明度;若飲品口感或氣味異常,或食後出現疑似食源性不適,建議儘速就醫並通報衛生機關。針對此類檢驗事件,衛生局強調持續監測並要求業者改善,是維護公眾食品安全的常態工作。
本文以新聞報導與衛生教育角度呈現事實與建議,期望促進業者自主管理與消費者風險意識,並持續觀察後續改善與監督情形。
重點回顧
台北市抽驗示警散裝飲冰品衛生管理不足,複檢後仍有多件腸桿菌科超標,提醒業者加強製程控管、設備保養與人員衛生,消費者留意保存與食用安全。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