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腸過氧化氫檢驗最新稽查結果 臺北市稽查報告

2025-10-1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豬腸過氧化氫檢驗最新稽查結果 臺北市稽查報告

臺北市針對市售豬腸進行專案稽查與抽驗,檢驗是否含過氧化氫為重點,報告說明稽查範圍、業者與消費者的注意要點,以及相關法令規範與就醫提醒,提供實用防範建議與後續觀察方向。

稽查發現與檢驗結果

因應國慶假期觀光人潮,衛生局針對市售豬腸產品展開專案稽查。此次新增稽查84家次、抽驗64件豬腸產品;自114年10月7日至10月11日上午10時,累計稽查438家次、抽驗256件。檢驗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未檢出過氧化氫。

抽驗範圍與場域

稽查範圍涵蓋小吃店、餐飲店等多類場域,取樣目的在於檢視原料來源與加工流程是否可能導入違規添加物。衛生局表示將持續執行查驗工作,並視情況擴大抽驗範圍以維護食品安全。

業者應注意的採購與保存要點

衛生局提醒食品業者選購原料時應向合法供應者取得來源,並保存相關交易與進貨文件以利後續溯源。採購時如發現產品顏色異常或出現異味,應提高警覺並暫停使用疑義原料。

消費者處理與烹煮建議

若民眾關心食品安全,衛生局建議可先以開水烹煮並將鍋蓋打開讓水蒸氣散逸,之後以大量清水浸泡並多次換水,以降低可能的殘留風險。這類處理屬預防性作法,無法替代若出現明顯症狀時的醫療評估。

健康風險與就醫時機

報導指出低濃度過氧化氫可被人體腸道的觸酶分解,但若食後出現明顯嘔吐、腹痛等症狀,仍應立即就醫。此處建議屬一般性判斷,遇到急性不適應以臨床評估為準,避免延誤醫療時機。

法規面與可能處置

衛生局說明,若查獲違法使用添加物,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處分。報告指出可處以新臺幣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情節嚴重者可依規定處以更高罰鍰。業者應依法令規定管理原料與製程記錄。

本報導以專欄記者角度整理稽查事實與衛生局建議,旨在提供消費者與業者參考防範重點與就醫判斷方向,並持續觀察相關行政稽查後續發展。

重點回顧

臺北市專案稽查並抽驗多件市售豬腸,檢驗未發現過氧化氫;文章整理業者採購與保存重點、消費者簡易處理建議及就醫時機,並提示檢驗與執法仍有持續監測需求與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