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媒體關切醫藥物流業者與防疫物資供應鏈的報導,疾管署澄清契約移轉與作業分工,並說明未來採購與資安強化方向,說明冷鏈運送與備援規劃的主要考量。
媒體指稱與官方澄清
近期有報導質疑部分醫藥物流業者的股權與供應鏈風險,指出可能涉及重要防疫物資的掌控。疾管署回應表示,中央庫存防疫物資的倉儲與運送作業歷年依政府採購規定公開評選合格廠商辦理,並非由單一業者獨占。
疾管署說明已完成合約移轉程序,過去承作的廠商契約在民國113年屆滿,相關物資依合約規定移倉至114年承作廠商,該業者現已不再負責中央防疫物資的主要倉儲與配送。
疫苗與冷鏈運送的實際分工
對於公費疫苗與其他免疫製劑的冷鏈運送,疾管署表示作業由多家具備冷鏈能力的國內廠商共同支援。個別業者目前僅負責少數品項,例如卡介苗及少量流感疫苗,以及使用量較少的蛇毒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等。
因此,現行疫苗供應鏈並非單一物流系統主導,冷鏈運送的分工強調多家協力以維持供應穩定與分散風險。
採購法規與後續備援措施
依現行政府採購與醫藥管理規範,並未全面限制物流業者的資本背景。疾管署表示,為強化醫療韌性,可在法規框架內檢討採購案設計,評估建立其他備援系統以確保緊急情況下物資調度的彈性與可用性。
同時,為防範資訊外洩風險,未來招標與簽約階段將考量資料傳輸與資安控管,並擬在合約中加入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的境外傳輸限制,以降低關鍵節點、運輸路線與倉儲位置等敏感資訊外流的可能性。
何時應該關注與就醫契機
這類關注屬於公共衛生與供應鏈安全領域,對一般民眾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在於疫苗與防疫物資的可得性。若發現疫苗接種或重要醫療物資供給出現延宕或受限情形,建議透過合規管道向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或合格醫療院所查詢,避免延誤必要的醫療處置。
整體而言,官方澄清重申採購程序與多家分工的機制,並提出未來加強備援與資安條款的方向。持續監督流程透明度與制度設計,有助於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公共信任。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中央防疫物資的契約移轉與冷鏈運送分工,指出供應鏈以多家廠商支援為主,並提出採購與資安強化的備援方向,以降低集中風險與資訊外洩可能。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