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台灣有多起與新冠肺炎(COVID-19)相關的境外輸入病例,特別是來自英國的航班引發關注。由於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傳播速度較快,相關疫情防控措施也隨之調整。根據最新的防疫資訊,英國航班確診人數持續攀升,政府強調台灣的防疫措施仍保持有效,並且不急於鎖國策略。
英國返台班機三人確診病毒株尚待確認
昨日,從英國返台的班機中共檢出三名確診病例,分別為一名未成年青少年與兩名成人,其中一名乘客在航班中開始出現發熱症狀,機上監測結果顯示其體溫高達39°C。其他兩名則為沒有症狀的確診者,病毒檢測的Ct值分別較高,推測可能已為較早期感染或病毒載量較低。由於目前尚在進行病毒基因變異株的比對分析,相關結果將有助於判斷是否為英國變異病毒株。
英國變異病毒傳播範圍擴大 全球多國採取防疫措施
英國新冠病毒的變異株因傳染力較高,使得多國進行邊境限制或封鎖措施。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丹麥、瑞典、加拿大,以及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都已察覺到來自英國的變異病毒病例。目前已超過40個國家實施空橋封鎖或嚴格旅遊限制,台灣也面臨是否或何時加嚴英國航班的出入限制的議題。
台灣以科學策略維持國境防疫成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台灣目前未禁止英國航班入境,主要原因在於本地防疫措施已經保持有效。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台灣依托高效率的集中檢疫系統,保障國境防衛能力。他強調,台灣的集中檢疫所運行良好,未曾發生脫逃事件,也未出現群聚感染,顯示管理措施的嚴謹。同時,透過嚴格的居家隔離和自主健康管理,台灣能在不改變現行政策的情況下,有效阻絕病毒傳播。
臺灣防疫成效彰顯 不必進一步封鎖邊境
近期,台灣對自英國入境的人員進行嚴密的篩檢與隔離,同時追蹤外站旅客的健康狀況。英國的病毒傳播迅速,導致多國封鎖相關航班,然而台灣認為,只要持續維持科學的防疫策略,結合高效的集中檢疫與規範的自主健康管理,便能有效控制病毒輸入。陳時中也特別提到,台灣的醫療與防疫體系在經過多次疫情考驗後,已建立完整的防線,沒有必要為了英國變異株而採取全面封鎖措施。
空運人員加強健康管理 提升整體防疫力
為因應國際疫情持續變化,專門針對航空機組人員的健康管理措施已於元月1日全面推行。航空公司被要求實行每日健康狀況上報,嚴格限制機組成員在外站的行動範圍,並建立監控系統,避免外出並密切追蹤健康動態。待入境的機組人員也需完成7天的居家隔離,並在隔離期滿後接受COVID-19病毒篩檢,確保無病毒攜帶風險,方能投入正常工作。此措施旨在保護航空與社區安全,同時避免病毒隨人員流動傳播。
國際疫情追蹤持續進行 與全球同步監測
台灣持續追蹤境外入境病例,並依據最新情勢調整防疫策略。雖然目前英國變異株尚未在本土大規模傳播,但監測與管控仍然是重要工作。衛生單位加強與國際合作,約束搭乘相關航班的乘客健康狀況,並持續追蹤病毒變異動態。此外,健康主管部門提醒,民眾仍須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自我防護,避免病毒藉由人際傳播擴散。
面對來自環球的疫情壓力,台灣展現出堅實的防疫決心與科學管理能力,維持國內疫情穩定,並逐步調整動態。專業的醫療體系與完善的政策措施,讓台灣在應對變種病毒的挑戰中保持韌性,展現國際間的防疫典範,令人期待其持續的努力能為全球抗疫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