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床位短缺導致輕症患者留家成台版集中檢疫所成常態

2025-07-09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醫院床位短缺導致輕症患者留家成台版集中檢疫所成常態

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升溫,確診病例數直奔千人,醫療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於醫院病床資源有限,許多輕症或無症狀的確診者被要求在家中自主隔離或接受集中檢疫措施,這引發了公共衛生管理的新挑戰。本篇專欄將深入探討台灣最新的檢疫策略與相關措施,特別是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的角色與風險。

輕症確診者留家疑慮多 但醫療資源有限彰顯現實困境

疫情爆發一週內,台灣本土新增確診病例迅速突破千例,尤其是在雙北地區。由於醫院病床供應不足,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多被指示留在家中,有些甚至在家中與家人共處,家屬因此心生疑慮。根據醫療專家指出,這些確診者體內攜有病毒,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指引僅建議「一人一室」,並強調要避免共用設備,但仍無法完全阻隔病毒傳播風險。

例如,有民眾反映家庭內確診者與家人同住一室,擔心傳染風險,認為這樣的措施似乎與國際標準的居家隔離要求相距甚遠。專家提醒,雖然居家隔離有其困難,但採取嚴格防疫措施可以部分降低感染風險,尤其是在無法立即轉送醫院的情況下。

台灣推動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取代傳統方艙醫院

為應對醫療量能不足的挑戰,台灣推出了「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這是一項融合了醫療與隔離功能的隔離設施。不同於傳統的方艙醫院,此類設施採用一人一室,並配備醫療人員與送餐服務,但由於缺乏負壓設施,空氣流通問題仍受關注。指揮中心表示,這些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主要收容超過十天經評估病毒症狀改善且不具傳染力的患者,並非大規模病患聚集之場所。

是「方艙醫院」?專家澄清內容與差異

有外界質疑這些設施形同台版方艙醫院,指稱他們都在同一空間內,易造成病毒傳播。然而,疾管署強調,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堅持一人一室與醫護專責,同時設有送餐服務,較傳統方艙醫院情境有明顯不同。專家指出,雖然存在空調流通引發疑慮,但只要嚴格執行感染管控措施,病毒傳播的風險仍可最小化。

防疫策略調整 聚焦一人一室與醫療支援

在面對疫情的快速擴散,指揮中心針對居家隔離與檢疫政策做出調整。最新規定要求,確診者必須在一人一室內隔離,避免家庭成員交叉感染。然而,因難以立刻實行,相關政策也在陸續修訂中,逐步朝一人一室的標準推行。疾管專家表示,只要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居家隔離的傳染風險可降低至最低。

未來展望:建立專責新冠醫院以分散民力

感染症專家認為,除了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之外,建立專屬新冠肺炎的醫療醫院是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長遠方案。目前多數醫院將新冠專責病房與一般病房分開,但專家強調,若能設立專責的新冠疾病醫院,不僅可以增加收治容量,也能明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提升整體抗疫效率。

結語

台灣的抗疫策略在快速變化中尋求突破,每一個措施背後都蘊含著平衡醫療資源與公共安全的考量。未來,隨著政策的微調與醫療體系的強化,期望能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時,也兼顧民眾的健康與安全。所有的努力都在提醒我們,抗疫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全民共同的使命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