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台灣,疫苗施打策略迎來重要調整。本次調整將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以及75歲以上的長者提前列為疫苗接種優先對象,並伴隨在疫情嚴峻情況下的多重防疫措施,以期有效控制病毒擴散並保護高風險族群。
台灣疫情升溫確診破萬 相關防疫策略迎變革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公布,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0,000例大關,累計確診數已經來到10,446例,包含1,145例境外移入病例與9,248例本土病例。同時,疫情帶來的死亡人數也增加到187例。專家指出,目前台灣疫情仍屬於高點階段,持續加強基層防範是關鍵。指揮官表示,雖然國家尚未調整三級警戒,但逐步擴大疫苗接種範圍成為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疫苗施打順序調整 提升長照機構居民與高齡者接種比例
針對近期疫情在長照場所的爆發,中央宣布將長照機構的住民及75歲以上長者提升至施打疫苗的優先順位,將原本的第六階段提前到第五階段。這是為了確保長期照護的高-risk族群能早日獲得疫苗保護。此外,政府已經調配124萬劑由日本政府贈送的AZ疫苗,並預計在通過相關驗證後迅速部署至社區各地,優先服務高危人群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專家評估與調整疫苗接種策略
醫療專家指出,隨著疫苗到貨進度加快,接種政策將隨時調整,會視疫苗貨源與疫苗施打速度而定。陳時中部長表示,除了現行的醫護人員與第一線工作者優先外,長照機構的居住者及7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序列將提前,期望在疫苗疫源逐步擴散的情況下,維持整體防疫效果。此外,政府也在加快完善疫苗預約系統,以避免群聚情況與延誤施打流程。
長照與高齡族群接種策略升溫 顧及疫情風險
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包括長照機構與75歲以上老人的疫苗接種成為疫情防控的焦點。據了解,國內已有60家長照機構出現確診案例,涉及住民與工作人員,竟然使整體疫情擴散壓力更大。政府積極展開到宅快篩服務,特別針對行動不便、長期照護需求高的長者,派出醫護人員進行居家篩檢,並立即進行PCR核酸檢測,以阻斷病毒在高風險族群中的傳播。
加強高風險場所的防疫措施 與疫苗施打同步提速
除了疫苗施打調整外,相關單位還同步啟動長照場所的嚴格管控措施,包括日常快篩及嚴密的健康監測。侯市長表示,為避免疫情持續擴散,全市已啟動「到宅快篩隊」,旨在降低長者外出篩檢的困難,同時也降低感染傳播的風險。侯市長提醒民眾應持續保持「低度活動」,並鼓勵市民配合快篩及疫苗施打,為疫情守住第一道防線。
疫苗到貨與施打時程更新 保障高風險族群成焦點
近期台灣正式接獲日本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預計在完成安全驗證後立即投入施打。其中,長照機構的住民、75歲以上長者被列為優先,並賦予更高的施打灘次。此外,政府也在同步完善全民疫苗預約系統,避免在疫苗快速到貨時出現擁擠與混亂,保障接種流程的順暢與安全。專家認為,疫苗施打速度與策略調整將是台灣疫情防控的關鍵所在。台北市長也呼籲中央加速疫苗預約平台建設,確保民眾能便捷預約,並儘快達成全民免疫目標。
整體來看,台灣在疫情成長與疫苗接種雙重壓力下,逐步調整疫苗施打順序與加強長照照護措施,展現疫苗戰略的靈活性與彈性,以盼能有效降低重症與死亡率,並逐步走向疫情控制的穩定局面。在疫情倒數階段,社會各界仍然需持續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守住台灣的公共健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