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背景下,疫苗接種仍是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近日,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宣布,南投、雲林、花蓮與台東等四個縣市將合作,委託經認證的藥商提出申請,計畫共同洽購約五百萬劑BNT疫苗,展現地方政府希望加快疫苗獲取的決心。然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目前疫苗供應已較早期穩定,並表示以目前台積電、鴻海以及慈濟等團體的購買案,疫苗數量已經足夠,主要是疫苗到貨時間仍存在變數。
地方政府積極尋求疫苗自主購買渠道
面對疫苗短缺的擔憂,四縣市透過合作意願,試圖透過合法途徑向國外藥商申請更多疫苗,期望能加速疫苗接種的推行,保護民眾健康。江啟臣強調,疫苗的自主購買能有效彌補中央分配的不足,並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策略。相關病例的疫情控制與疫苗預約情況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
指揮中心回應疫苗供應與疫苗混打爭議
針對部分民眾關心的疫苗混打問題,指揮中心專家指出,目前國際間已觀察到AZ疫苗與輝瑞疫苗混打的免疫效果良好,且未出現重大安全疑慮,但尚缺乏完整的科學研究支持兩種疫苗混合接種的長期安全性與效果。此外,關於是否延長第三劑疫苗施打,專家組強調仍在討論階段,相關研究資料仍需積累,以提供更具科學根據的建議。
社區長照與幼兒園防疫措施逐步放寬
隨著疫情趨緩,政府對於社區長照機構開放符合防疫規範的服務,訂立相關管理指南,強調施打疫苗率須達到80%以上,並加強服務動線的分隔、分艙分流以及用餐等牽涉到人群密集的環節。有關未接種疫苗或未滿14天者,須提供陰性篩檢證明,並進行每週快篩測試,以降低防疫風險。另一方面,幼兒園由於防疫不易,仍暫不開放,但部分地方政府仍採取彈性措施,並要求工作人員須完成疫苗接種,確保校園安全。
疫苗政策的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疫苗供應已趨於穩定,疫情防控任務仍需持續努力。疫苗混打的科學依據依然在持續研究中,而各縣市在疫苗採購與社區防疫措施上的策略,將在未來的疫情控制中扮演關鍵角色。專業人士呼籲,除了疫苗施打外,民眾仍應持續遵守佩戴口罩、手部衛生等基本防疫措施,共同守護公共衛生安全。
在疫苗的施打與疫情的整體管控,地方與中央政府的合作與溝通,將是確保國內疫情持續受控的重點。對於疫苗的未來供應及施打策略,相關專家與決策單位仍密切監測國際動向,力求在保障民眾健康的同時,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與經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