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因應國內新冠疫情的疫苗接種策略調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即日起,全面開放第九類與第十類人群進行疫苗接種意願登記。此舉旨在加速疫苗覆蓋率,強化群體免疫,保障全民健康。官方預計,符合資格的民眾可於7月16日起,透過疫苗預約系統預訂接種時段,並於16日正式啟動疫苗接種作業。
疫苗接種意願登記系統正式啟用
指揮中心指出,第一階段的疫苗意願登記已於即日起開放,截止日期訂於7月12日下午五時,旨在提前蒐集民眾的接種意願。特別提醒,65歲以上長者,如欲透過此系統預約疫苗,亦請於期限內完成登記程序,確保其接種權益。此外,為便利不便於線上操作的民眾,各地方政府已協調設立專屬服務專線或聘請專員協助進行意願登記,確保疫苗不漏接。
系統運作流程說明
疫情指揮中心強調,民眾須先完成疫苗施打意願登記,才能在收到符合預約資格的通知後,透過通知簡訊進行疫苗預約。該系統會根據疫苗分配情況,參照民眾登記的意願,甄選出符合預約資格者,並同步發送預約通知。尚未收到預約通知的民眾,請勿著急,系統將依照疫苗到貨情況,持續篩選並通知其他符合資格之民眾,所有資料皆安全保存,請民眾放心。
疫苗接種族群範疇及相關注意事項
第九類接種對象主要是年齡介於18至64歲之間,且患有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高風險疾病的範圍,可參考官方提供的定義連結,並請依照個人健康狀況,搭配醫師建議進行疫苗接種規劃。第十類則是50歲至64歲的成年人群,為國內疫苗接種策略中的重點族群之一,旨在減少重症與死亡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上述族群的接種,中央已經積極調度國內外疫苗資源,包括日本捐贈的113萬劑以及本土自行購買的62萬劑AZ疫苗,預計最快於7月16日完成檢驗封緘流程,即能正式投入接種作業。此前,疫苗預約系統已在離島地區試行運作,相關資料將會保留於系統中,免民眾重新登記,提高清楚與便利性。
疫情變化與疫苗施打策略調整
由於疫情持續變化,國內疫苗接種進度逐步提速,政府預計在7月16日前,完成第九與第十類疫苗接種準備工作,提供更多民眾早日獲得疫苗保障的機會。此外,疫苗預約系統的啟用,不僅提升施打效率,也有效避免疫苗資源浪費,幫助疫情防控更進一步掌握全局。
相關疾病預防與接種建議
除了新冠疫苗外,專家提醒,疫苗接種除了能預防傳染疾病,某些特殊族群如高風險患者,更應與醫師密切配合,制定個人化醫療方案。此外,經費補助、疫苗安全性、接種後注意事項等,都應詳加了解,才能確保所有人群都能安全、有效完成疫苗接種,提升整體社會的免疫力。
健康專家強調,最新疫苗策略的調整,代表著公共衛生體系在面對疫情挑戰中的積極應對。有鑑於疫苗供應逐步穩定,未來全民疫苗接種率將持續提升,為生活帶來更大的安全保障。當然,民眾多加留意官方公告,配合疫苗預約流程,是提前守護自己與家人的最佳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更多疫苗到貨,後續疫苗接種階段可能會根據疫情狀況作彈性調整,呼籲大家持續保持關注,配合政府的疫苗推動計畫,共同打造一個弱者不受疾病威脅的健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