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新冠疫苗招募計畫啟動,條件限制與申請注意事項解析

2025-07-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灣本土新冠疫苗招募計畫啟動,條件限制與申請注意事項解析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台灣也積極推動本土新冠疫苗的研發與試驗。近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成立「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開放民眾上網登記,旨在迅速募集超過2萬名疫苗志願受試者,以加快疫苗研發進度。本文將提供相關登記資訊,並分析不適合登記的特殊條件人群。

本土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現況與募調背景

由於全球新冠疫情仍有擴散跡象,並且國內疫情逐漸趨緩,台灣積極推動國產疫苗研發。國內的三家疫苗公司,包括國光、生技高端與聯亞,目前都已進入一期臨床試驗階段,並準備邁向二期試驗。政府為促進研發進度,成立了專屬平台,募集志願者參與臨床試驗,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募調計畫,已截止至晚間7點,已接獲逾3600人登記。

誰可以參與台灣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根據指揮中心研發團隊規範,主要受試者須符合以下條件:

  • 年滿20歲的成人
  • 12歲以上未滿20歲且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未成年人

除了符合年齡限制外,尚有下列五種人體狀況者,建議不要進行疫苗登記,以確保安全與實驗效果:

  1. 慢性疾病控制不穩定的患者
  2.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相關疾病者
  3. 近一個月內接受過大型手術者
  4. 癌症治療中的患者或近期接受放療化療者
  5. 正嘗試懷孕、已懷孕或正在哺乳期間的女性

登記流程與注意事項

意向登記的民眾須先在線填寫基本資料,並由疫苗研發廠商進行資格審核。合格者將會被邀請進行進一步評估,包含身體狀況、底層健康狀況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完成登記並不代表一定可以獲得疫苗,疫苗的施打權將由業者與研究團隊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決定。

疫苗臨床試驗的規模與預期時間表

一般而言,國內的二期臨床試驗平均招募約數百人,但因為加快新冠疫苗的研發流程,此次擬將二期試驗的受試者人數擴增,預計將超過3500人,其中3000人將接種疫苗,而約500人則為對照組,尚未接種疫苗。指揮中心表示,若疫苗成功研發,未來將優先提供參與者使用,並在明年第二季度末預期可取得國產疫苗供應。

國產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與未來展望

專家表示,一期臨床試驗通常在實驗室進行動物測試後展開,近期國內的試驗階段主要是為評估疫苗的安全性與免疫反應。在一期試驗能證明疫苗安全有效後,將進入二期大規模施打,並監測疫苗的長期效益與不良反應。由於國情疫情控制良好,觀察疫苗效力主要依賴抗體產生狀況,而非實際感染數據。此外,疫苗研究團隊將在明年第二季底,有望推出國產疫苗,為台灣公共衛生帶來新希望。

參與臨床試驗的好處與風險

受試者除能獲得車馬費與營養補助外,若在試驗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醫院將提供醫療照護與相關賠償。陳時中表示,透過本土疫苗的研發不僅豐富台灣疫苗供應鏈,也能長遠維持疫苗的公平與穩定供應,降低對進口疫苗的依賴。同時,疫苗研發也將面對疫苗效力與安全性的嚴格監管,確保國人的健康安全。

台灣在全球疫情席捲以及疫苗供應不足的背景下,推動國產疫苗的研發具有重要意義。透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與科學評估,期待未來能為全民提供安全又有效的疫苗選擇,持續守護台灣的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