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21年疫苗接種進展逐漸擴大,台灣近期積極調整新冠病毒疫苗的供應策略與施打政策。由於疫苗供貨短缺與施打需求增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配送52.57萬劑AZ疫苗,並於近期開放莫德納(Moderna)疫苗預約,同時BNT疫苗也即將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這些措施旨在提升疫苗覆蓋率,並加快群體免疫進度。
台灣COVID-19疫苗儲備與施打現況及未來展望
截至目前,台灣已完成疫苗接種人數超過840萬人次,疫苗覆蓋率達到約34.07%,每百人疫苗劑次約為35.79。然而,由於疫苗供應不足,部分民眾仍面臨接種進度緩慢的挑戰,指揮中心近期宣布進一步調配疫苗資源,以緩解民眾焦慮,包含AZ、莫德納及BNT疫苗的最新施打計畫與政策調整。
AZ疫苗明日配送提供優先接種對象
由於校園開學在即,台灣將於明日配送52.57萬劑AZ疫苗,主要提供國高中教師、補教業者及已接種第一劑且間隔滿10週的民眾接種。這一計畫旨在加快青年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的疫苗覆蓋率,保障校園安全。指揮中心強調,老師與補教人員是疫苗配送的優先目標,並會根據各縣市未接種的國高中教師及補教業者人數調整疫苗資源。
莫德納疫苗第五輪預約與接種規劃
莫德納疫苗的第五輪預約將於8月5日上午10點開放,預計約有51.9萬人符合資格接種。這批疫苗適用於已接種第一劑且在8月11日前間隔滿28天的第一至第三類人群,以及長者與其他特定族群。指揮中心表示,將視疫苗供應情況調整兩劑間隔時間,例如拉長到10至12週,主要考量在於平衡疫苗接種速率與疫苗使用效率。國際經驗顯示,疫苗兩劑間隔可在4至16週之間進行調整,WHO建議一般為12週,台灣則依實際情況動態調整。
BNT疫苗即將通過緊急使用授權加速施打
BNT(BioNTech)疫苗的國內進展備受關注。外界預期由鴻海、郭台銘及慈濟組成的採購團隊能加快疫苗到貨速度。指揮中心透露,BNT疫苗預計於今日下午正式簽核通過EUA,將有助於疫苗早日輸入台灣,並可能優先用於12至18歲青少年族群的施打計畫。未來施打年齡範圍、疫苗接種流程等細節仍待專家會議進一步研議,正式政策仍在擬定中。
疫苗施打策略與國際經驗的參考價值
由於國際上不同國家的疫苗接種策略存在差異,如美國建議兩劑間隔六週、英國則是八至十二週、加拿大則長達十六週,台灣亦在調整兩劑疫苗的接種時間,好以最大化疫苗覆蓋與保護力。專家提醒,在供應有限的情況下,適度拉長兩劑間隔能有助於擴大第一劑的人數覆蓋,並且不會顯著影響疫苗的防護效能。此外,混打疫苗的相關研究也提供多元的防疫方案選擇。
疫苗政策的持續調整與公共健康優先
台灣的疫苗接種策略仍在持續調整中,面對變化多端的疫情與疫苗供應挑戰,相關單位將依據科學證據與國際經驗,調整疫苗施打的時間與對象範圍。如計畫將為12至18歲青少年提供疫苗,並持續優化預約與疫苗配送流程,期待促使群體免疫的達成。疫苗的科學訂定與政策制定過程,仍需根據國內外數據進行嚴謹評估,務求在保障民眾健康與疫苗供應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