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會議討論智慧醫療與生醫產業創新議題,報告涵蓋AI應用與分級醫療協作,檢視政策轉型方向與跨部會協力的執行現況。
會議人事與組織調整
本次委員會報告了委員會運作與人事調整,執行秘書由行政機關代表接任,部分委員因公職調派辦理異動。委員名單與職務變動屬會務內部事項,會中也確認新任委員的角色分工與參與方式。
會議重點 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
衛生主管機關提出「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方案,強調運用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提升健康管理的及時性與篩檢能力。報告示意草案包括資安與資料治理的考量,以及跨場域資料整合與預警機制,但並未在會議中公布具體實施時程。
AI在醫療體系的定位
會中談及人工智慧作為輔助工具的角色,指出需明確規範其在臨床支援、健康監測與疾病預防中的適用範圍,同時強調人員培訓與多機構協作的重要性。政策討論亦關注如何兼顧技術創新與民眾資料隱私保護。
推動生醫產業創新發展的討論重點
另一項報告聚焦生醫產業的創新與產業鏈整合,會議提及強化研發與產業合作、促進醫療與科技產業的連結等方向。與會者討論鼓勵公私協力与建立試驗場域的可能性,同時提醒需評估法規與資源配置的制約。
政策轉型與面臨的社會挑戰
與會發言指出,台灣面臨人口高齡化、慢性病負擔增加與氣候相關健康風險等挑戰,必須由以疾病治療為主的模式,逐步轉向強化預防、健康促進與以社區為基礎的照護策略。會議強調分級醫療與社區醫療網絡在此轉型中的角色。
民眾關心的檢查與就醫契機
會議中提到的政策方向會影響篩檢、健康管理與居家照護等服務型態。對一般民眾而言,關鍵是掌握定期健康檢查、慢性病穩定性追蹤與發現異常時及時就醫的原則,並留意個人健康資料使用與同意程序。
未來政策推動仍需兼顧跨部會協調、產業與社區間資源整合,以及技術應用的倫理與法規框架。會務人士表示將持續檢視試點執行情形,並在必要時與醫療、產業與民間團體溝通,以利逐步推動制度與服務模式的調整。
專欄視角:本次會議反映政府在推動智慧健康體系與生醫產業合作上持續尋求平衡,既要促進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也需重視分級醫療、資料治理與民眾接受度等實務議題;後續執行細節與監測機制將是落實成效的關鍵。
重點回顧
會議聚焦智慧醫療與生醫產業創新,提出AI應用與分級醫療協作的政策方向,強調跨部會與公私協力的执行;限制在於需明確資料治理、法規配套與實施時程。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