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報導台灣在C型肝炎防治與消除路徑的最新進展,說明篩檢與抗病毒治療覆蓋率提升,以及政府研議放寬B型肝炎健保給付的變動與可能影響,提供政策與公共衛生的觀察角度。
C型肝炎消除進展
近年台灣擴大篩檢與納入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健保給付,讓C型肝炎的診斷與治療涵蓋率突破九成。衛生主管機關預計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C型肝炎消除認證,若通過將成為亞洲首批獲得此認可的國家之一。報導強調,這項成績建立在篩檢擴展、治療可近性與系統性追蹤的持續投入上。
B型肝炎疫苗接種與帶原率變化
自1986年推動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6歲以下兒童的B肝帶原率已從10.5%降至0.8%,達到WHO設定的低於1%的目標。這反映疫苗策略在世代間的保護效果,但成人族群中仍有多數B肝帶原者需要持續追蹤與適時治療。
目前B型肝炎的治療與負擔
全台約有15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其中約54.5萬人被評估為需要治療。截至近期已約有37.5萬人接受抗病毒治療,治療率接近七成。儘管治療覆蓋提升,每年仍有約一萬人罹患肝癌、超過七千人死於肝癌,顯示肝癌負擔仍高。
健保給付放寬研議與潛在影響
健保署表示,正研議放寬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的給付條件,擬以肝纖維化分期、病毒量或轉氨酶異常等指標作為治療門檻調整之一。報導引述的草案包括肝纖維化F2以上、HBV DNA達2000 IU/mL以上或ALT超過正常值一倍等標準,並就肝癌患者在確診且檢出HBV DNA時開放長期用藥。若政策通過,估計受惠人數與藥費支出將產生影響,主管機關將於會議中進一步討論實施時程與財務規劃。
誰屬於優先關注的族群
- 曾經或持續檢出B型或C型肝炎病毒陽性者
- 有肝纖維化、肝功能異常或慢性肝病病史者
- 有肝癌家族史或其他肝癌高風險因子者
專家與政策制定者目前聚焦於把已證實可降低疾病負擔的措施落實到更多受眾,包括提升篩檢覆蓋、縮短確診至治療的時間,以及在有限資源下優化給付條件。未來監測與持續評估仍是維持成效的關鍵。
整體而言,C型肝炎消除的政策進展與B型肝炎防治策略的調整,反映出公共衛生介入與健保政策協同的重要性,後續應關注診斷延遲、治療可及性與長期追蹤的實務挑戰。
重點回顧
本文回顧台灣推動C型肝炎消除與B型肝炎防治的政策與執行要點,說明篩檢與治療覆蓋提升的成效與放寬給付可能帶來的資源與實務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