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各國積極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近期,美國一款由Regeneron藥廠研發的雙抗體雞尾酒療法「REGN-COV2」獲得緊急使用授權,主要針對輕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這項療法的實驗結果顯示,能有效降低病毒量並降低住院風險,為新冠疫情的醫療帶來新希望。然而,台灣何時能引進此類抗病毒藥品,仍存在許多變數與挑戰。
REGN-COV2的治療原理與臨床成果
Regeneron公司所推出的「REGN-COV2」是由兩種單株抗體,即casirivimab與imdevimab組合而成的抗病毒雞尾酒療法。這些抗體專門針對新冠病毒的棘蛋白,阻斷病毒與人體細胞的結合與進入,有助於抑制病毒的擴散。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針對799名輕度到中度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用藥後第7天,體內病毒載量明顯降低,28天內住院率較安慰劑組低60%,效果明顯。
適用對象與供應狀況
美國緊急授權的「REGN-COV2」適用於12歲以上、體重超過40公斤的確診新冠患者,特別是有變重風險的人群。建議劑量為單次靜脈注射1200毫克的casirivimab與imdevimab。美國政府預計提供約30萬名患者的用藥,目前Regeneron公司預計年底前能供應大約8萬人份,並逐步升產至年底的30萬份。然而,藥品的供應量與進口協調仍需時間與審核程序。
台灣抗病毒藥物現狀與挑戰
目前在台灣,唯一核准用於新冠肺炎的藥物為重症患者使用的瑞德西韋,該藥由香港商吉立亞醫藥有限公司進口。針對輕中度症狀的治療,台灣尚未核准任何抗病毒藥品。專家指出,儘管「REGN-COV2」在人體臨床試驗中展現一定的療效,但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未經完整審查,短期內難以大量取得與應用。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由於Regeneron的「REGN-COV2」仍在多期臨床試驗中,國內專家較為謹慎。台灣醫學界普遍認為,應待大規模試驗確立安全性與療效後,再進行引進。更有人分析,這類抗體藥物的生產成本高且難以大量製造,供應優先考量歐美主要國家。台灣疫情趨緩且病例數較低,短期內側重於症狀治療與預防措施,對新型抗病毒藥的需求尚未趨於迫切。
國際疫情走勢與醫療挑戰
根據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預測,未來6到8個月內,全球疫情可能仍會迎來嚴峻挑戰,單日新冠確診與死亡數可能會短期內再度攀升。然而,他也強調,在疫苗大規模普及後,疫情的趨勢會漸趨緩,帶來希望的曙光。台灣的醫療體系持續謹慎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等待更多有效藥物的研發與證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抗病毒選項供國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