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噴式流感疫苗提供無針接種選項,主要適用兒童與青少年。本文說明作用機轉、接種時程、禁忌族群與施打前後應注意的臨床要點,供家長與照護者參考判斷。
鼻噴式流感疫苗如何作用
鼻噴式流感疫苗以噴霧將疫苗覆著於鼻腔黏膜,屬於無針接種方式,施打時通常不會有肌肉注射那類的注射痛感。接種後約兩週內,人體可產生局部與系統性免疫反應,包括鼻腔黏膜的IgA以及血液中的IgG,目標是在上呼吸道先行阻擋病毒複製,降低病毒在鼻咽部大量繁殖的風險。
臨床上若接種時發生打噴嚏,只要疫苗有接觸到鼻黏膜,一般不會完全失去作用。不過任何疫苗的防護效果會受個人免疫狀況與病毒株變異影響,接種仍屬預防策略的一部分。
接種對象與接種時程
目前在台灣開放接種年齡主要為2歲至18歲的幼兒與青少年。一般建議每年接種1劑流感疫苗。若為2歲至未滿9歲且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之前僅接種過1劑者,需接種2劑且兩劑間隔至少4週。
- 接種後建議在醫療院所內觀察約15分鐘,以確認是否出現立即性過敏反應。
- 疫苗施打時點通常配合當季流感疫苗配方,目的是提供即將到來流感季的防護。
接種限制與不建議族群
鼻噴式流感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前後28天內不建議與其他活性減毒疫苗同時施打,常見包括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日本腦炎等。若需接種多種活疫苗,應與醫師討論時間間隔安排。
對雞蛋過敏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活動性或不穩定的氣喘患者通常不建議施打鼻噴式流感疫苗,需改以肌肉注射等其他疫苗或由醫師評估適合的選擇。接種前應告知醫療人員既往病史與用藥情況,以利專業評估。
費用與施打普及性
台灣目前鼻噴式流感疫苗為自費項目,價格區間有所報導,實際費用請以各接種機構公告為準。開放年齡與補助政策會依主管機關評估調整,未來是否擴大適用族群或納入公費接種,仍需相關單位的後續規劃。
何時應就醫與接種考量
接種疫苗為降低流感風險的重要工具之一,但並非對所有人都相同適用。若接種後出現呼吸困難、全身性皮疹或其他嚴重不適,應立即就醫;若有慢性疾病或持續發燒,也應先由醫療專業人員評估再行接種。
在臨床與公共衛生角度,鼻噴式流感疫苗為不喜歡或害怕打針者提供替代方案,對於家長與照護者而言,重要的是依年齡與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疫苗並與醫師討論風險與利益。即便近期曾感染流感,為應對未來流感季節的病毒株變動,仍建議在醫師評估下考慮接種當季疫苗。
重點回顧
鼻噴式流感疫苗提供無針選項,能誘發局部及系統性免疫,適用特定年齡族群;施打前應留意禁忌與共打間隔,並在接種後留意短期不良反應與就醫時機,必要時向醫師詢問個人風險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