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3.0上路 強調復能整合與補足住宿型床位

2025-09-1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長照3.0上路 強調復能整合與補足住宿型床位

長照3.0從強化復健擴展到復能服務,提出急性病床到居家的一條龍照護構想,並規劃透過補助與空間活化逐步補足住宿型長照床位缺口,提升社區可近性與服務連續性。

長照3.0的照護重點

長照3.0在量的擴展與質的提升同時進行。量的面向包括投入預算、擴增據點與人力,原文指出據點逾1.5萬個、照護員突破10萬人,並有龐大預算支撐。質的面向則著重醫療與長照的接軌,試圖讓住院後的病人能在適當時機接受後續復健或復能服務,減少照護斷層。

復能服務與多專業團隊的介入

長照3.0將復能列為重要項目,規劃讓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語言治療師等專業人員進入長照機構,協助長者維持基本生活功能。政策面仍在研議給付與誘因機制,目的是鼓勵相關專業更積極介入長照現場。

從急性期到社區的一條龍照護流程

當患者在急性病床完成治療後,政策強調銜接復健醫院、下轉醫院與長照機構,使中風或其他需要長期復健的人可先安排數月復健,再視情況返回社區或轉入長照機構。此一流程也包含出院前由照管員提早介入,協助規劃後續照顧安排。

住宿型長照機構床位現況與補足計畫

政府公布全台現有床位約11萬張,與估算需求相比尚有約8927床的缺口。為了縮短供需差距,衛福部表示將透過長照基金補助,鼓勵在資源不足地區設置機構,並以政策工具加速床位增加,目標是最晚在2027年改善供需情況。

區域差異與空間活化策略

現行機構佔床率約82%,但區域分布與品質仍有落差。為應對這些問題,規劃包括在新建社會住宅中標配長照設施,以及活化現有可用空間,例如規劃將部分退場校舍改作長照機構,增加可用床位與服務場所。

社區可近性與10分鐘照顧圈的推動

政策提出縮短可近性時間的概念,以提升長者取得服務的便捷性。現有日照中心、護理之家與社區關懷據點等多元據點,是建構社區網絡的基礎;未來則希望透過更多據點與資源分配,朝向更在地化的服務網絡發展。

本文以報導角度整理政策要點與規劃方向,說明長照3.0在服務內容延伸、跨專業合作以及床位補足等面向的推動重點,並指出仍須克服的給付誘因與區域不均等挑戰,以利長期照護體系更完整地回應高齡社會的需求。

重點回顧

長照3.0強調復能整合與醫養接軌,計畫以補助與空間活化補足住宿型床位,同時需解決給付誘因與地區不均等挑戰,才能提升長期照護服務的可近性與品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