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肺癌研究團隊:運用資料庫分析挖掘本土肺癌特性

2025-08-2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成大醫院肺癌研究團隊:運用資料庫分析挖掘本土肺癌特性

SEO描述:透過成大醫院肺癌團隊建立詳細資料庫,深入解析台灣本土肺癌的特色與治療策略,為肺癌患者提供更精準的醫療照護。

成大肺癌團隊強調多科合作與資訊電腦化的重要性

相較於部分醫院以胸腔內科為主的肺癌治療方式,成大醫院肺癌團隊則以血液腫瘤科為核心,積極推動多科醫師合作與資訊資料整合。召集人蘇五洲醫師指出,團隊的三大特色包括醫療團隊跨科合作緊密、共同研究興趣濃厚,以及完整的資訊電腦化系統,這些努力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讓肺癌病人在醫療照護上獲得最周全的關懷。

肺癌診療流程由多專科接力合作,確保病人獲得最佳治療

在成大醫院,肺癌患者不會在醫院內迷失或遭到科別之間的推諉。根據胸腔內科醫師李政宏的說法,疾病診斷與治療流程由多專科共同協作完成。早期肺癌患者若診斷為可進行手術範圍,會由胸腔外科負責手術操作;而進入第三期或超過的肺癌患者,若不適合化療或手術治療,會由胸腔內科追蹤與管理;若患者需要化療或進一步的藥物照顧,則會轉診血液腫瘤科進行專業的治療與照護。

資料庫建立助力於挖掘台灣本土肺癌的特色

成大肺癌團隊近年積極建立完整的資料庫,蒐集台灣患者的臨床數據、病理特徵、治療反應與預後狀況。透過大數據分析,研究團隊能夠更深入了解台灣本土肺癌的特殊表現,例如在疾病亞型、基因突變率或治療反應上的地域特色。這些分析結果有助於制定更契合台灣患者的個人化治療策略,提升治療的成功率與生活品質。

推動多專科團隊合作與資訊科技整合的長遠目標

蘇五洲醫師強調,多科合作不僅能提升診療效率,也能促使研究創新與資料共享,使醫學研究能快速進行資料驗證。此外,資訊電腦化系統讓病患資料能更快整合分析,提供臨床決策更具依據的數據支持。他相信,這樣整合的醫療模式不僅提升臨床品質,也可作為國內其他醫院參照的範例,推動台灣肺癌醫療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