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廠供應豬大腸涉使用雙氧水 市售下架與查核進展報導

2025-10-0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屏東廠供應豬大腸涉使用雙氧水 市售下架與查核進展報導

食藥署說明屏東某豬內臟供應商被查出對豬大腸使用雙氧水漂白,流向台北、桃園、屏東與高雄等地。文章整理查核經過、已下架數量與衛生單位的後續監督要點,提供消費者風險關注與就醫時機參考。

事件經過與流向

地方衛生機關接獲查核通報後指出,涉事公司對部分豬大腸使用雙氧水處理以改善外觀,相關產品銷往四個縣市,包括台北、桃園、屏東與高雄。衛生單位已掌握銷售帳冊與買受人基本資料,並對市售通路進行比對與通知下架。

查核重點與現場發現

調查人員在廠區與倉儲發現若干桶雙氧水,有些桶已近空。檢查同時由行政機關協同執法,並由地方衛生局進行封存作業。衛生單位表示,廠商所供應的內臟並非來自明顯病變或病死豬,因為屠宰場有獸醫駐廠負責初步檢視。

監督下架與封存情形

衛生單位已要求所屬縣市展開下架與取締行動,並於業者作業場域與倉庫封存大宗內臟產品。至公布時,已確認下架2104公斤,另封存庫存包含11664公斤與940公斤等數量,後續將視檢驗與行政程序處理。

食品安全與消費者注意事項

行政機關強調,食品業者應遵守食安法相關規定並落實自主管理。對於消費者,若購買或食用相關內臟產品感到疑慮,建議保留購買證明並向地方衛生局或消費者保護機構反映,由專責單位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檢驗或回收。

何時應尋求醫療協助

一般食品安全事件多由衛生單位透過監測與檢驗處理;若在食用後出現明顯不適或疑似中毒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療人員食用的食品類型與購買來源,以利臨床判斷與檢驗。

食藥署表示將持續聯合地方衛生局加強對食品業者的查核,要求業者落實自主管理與製程記錄,維護公共衛生及消費者權益。後續監督將以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及資訊透明為原則,協助流向管控與風險溝通。

重點回顧

本案揭示部分豬大腸被業者以雙氧水處理以改善賣相,衛生單位已封存大宗內臟並督促下架,消費者應留存購買證明並注意食用後不適,後續檢驗與行政處置將影響最終風險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