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多國逐步推動數位疫苗護照,讓國際旅客得以跨境通行,台灣目前尚未有官方認可的疫苗護照制度。許多國家如以色列與歐洲多國已開始發放數位「疫苗護照」,此舉旨在促進國內外經濟復甦與國際旅遊的復甦。台灣疾管署長曾強調,台灣不會由官方發行數位疫苗護照,導致國內民眾對未來出國是否會遇到困難產生憂慮。
國際推動的「疫苗護照」現況與台灣的立場
全球疫苗護照的應用與挑戰
以色列率先推出名為「綠色通行證」(Green Pass)的數位證明,允許持證民眾自由進入購物場所、動物園等公共場所,並計劃透過數位平台提供抗體或疫苗接種的證明。民眾只需利用應用程式或網路提供身分資訊,即可申請,證明的有效期為半年。
多國如冰島、丹麥也開始測試或實施類似措施,包括開放國際旅遊,甚至與希臘、賽普勒斯達成協議,讓持有疫苗護照的旅客得以免除入境隔離與篩檢程序,推動歐洲內部的旅遊復甦。這些措施被視為未來國際旅遊復甦的重要一步,也旨在降低疫病傳播風險。
台灣對數位疫苗護照的官方立場
台灣衛生主管單位指出,目前台灣不打算核發官方疫苗護照,也未積極推動數位證明。指揮中心發言人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疫苗護照持謹慎態度,並指出,目前各國仍用自願性的方式來推行,未來是否由官方發行仍待評估。針對出國需求,民眾可利用醫療機構核發的疫苗接種證明,但在其他國家可能會遇到認可度與核發格式不一的問題。
民眾出國準備的建議與考量
疫苗接種證明與國際認可
現行的國際疫苗接種證明主要包括世界經濟論壇與非營利組織Commons Project合作的數位平台,以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開發的「COVID-19旅行護照」應用程式。一些國家已開始試行或推動電子疫苗證明,例如在台灣未來是否能符合國際標準,仍需時間與協調調整。實務上,民眾建議在接種疫苗或接受治療後,向醫院申請核發電子證明,並隨身攜帶紙本或電子版相關證明文件,作為出國檢疫、入境時的備查資料。
但國際間對疫苗品牌、接種時間和證明效期仍存在認可差異,WHO提醒,不宜將疫苗護照或檢測結果作為入境唯一標準,應根據本國疫情狀況動態調整邊境管控措施,以保障國內公共衛生安全。
未來展望與台灣面臨的挑戰
雖然目前台灣尚未發行官方疫苗護照,但國際趨勢已經表明措施可能很快成為全球標準。台灣若希望在國際旅遊和商務活動中維持競爭力,勢必得研擬相應的追蹤與認證機制。此外,疫苗效力的不確定性與長期效用,仍使疫苗護照的推行具有一定的難度。專家指出,疫苗護照的成熟與普及系統,還需要時間和國際合作的努力,台灣需持續觀察國際動向,並在疫情持續變化下制定合適的旅遊政策。
相關關鍵詞與趨勢討論
目前,國際間的疫苗通行證,包括數位平台與紙本證明的普及,都提昇了全球出入境的便利性。然而,建立統一的數位認證標準,仍涉及跨國合作、資料隱私與安全的挑戰。台灣未來是否加入國際行列,推出適合國內需求的方案,仍需考量多方面議題,包括國際認證標準的對接與資訊安全保障。
任何在疫苗接種或出國計畫中遇到的疑慮,都建議與醫療專家或主管單位取得最新資訊,並做好相應的準備與備案。疫情變數依舊不可預測,保持彈性調整策略,才是最理性的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