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首部行動CT車上路 開啟肺癌篩檢巡迴新模式

2025-10-3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桃園首部行動CT車上路 開啟肺癌篩檢巡迴新模式

桃園推出全台首部行動電腦斷層醫療車,結合醫院團隊與區域篩檢計畫,目標提升偏鄉與高風險族群的肺癌篩檢可及性,同時面對法規與輻射安全等實務挑戰,提供運行經驗與設計細節供後續參考。

行動CT車的政策與目標

桃園市將行動CT車納入擴大肺癌篩檢計畫,目標是把醫院級的影像檢查送到偏鄉、工廠與高風險社區,降低因交通或工作因素造成的檢查障礙。市府強調此一措施以資訊型公共衛生為主,期望提高符合篩檢資格者的受檢率,並提升早期發現的機會。

法規與輻射安全挑戰

行動電腦斷層設備屬於特種醫療器材,必須掛靠具一定規模的醫療機構並由醫療團隊執行,以符合法規要求。監管單位亦要求執行前後進行輻射安全與影像品質的檢測與校正,這在實務上需兼顧頻繁出勤的可行性與監管標準。

車體工程與電力設計

將大型影像設備安裝於車輛涉及車體結構、重量與穩定性等工程挑戰。製造團隊透過強化骨架與防震設計,並規劃逆變電、發電機與不斷電系統,以確保設備在移動與偏鄉現場都能維持穩定的運作與影像品質。

車內友善設計

在不到十坪的車艙內,設計者著重安全與使用便利,包含下列設備與功能:

  • 無障礙升降平台,方便輪椅與行動不便者上車
  • No-Lift 吊掛系統,協助醫護減少搬抬負擔
  • 安撫燈光系統,透過柔和互動減輕受檢者緊張情緒
  • 一鍵水平調整功能,在傾斜路面也能校正車內水平,維持影像穩定

試辦路線與服務規劃

初期規劃在數個偏遠區域試辦,採預約制並累積運作經驗;後續將依試辦結果調整巡迴路線,優先服務高風險職場與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並評估場次與運行頻率的可行性。

實務挑戰與未來觀察重點

推動行動CT車需跨部會協調法規、核能與醫療監管單位的作業流程,同時在每次出勤中維持輻射與影像品質的檢驗標準。未來觀察重點包括運行效能、篩檢覆蓋率提升的實際成效,以及如何在合規框架下逐步簡化行政流程。

這項行動醫療服務的推動,提供了偏鄉醫療可及性的一種可行方案,也為其他有類似需求的地區提供實務上的參考。在持續累積經驗與檢測記錄後,行動CT車可望成為區域性篩檢與公共衛生策略的一部分。

重點回顧

桃園首部行動CT車整合醫院團隊與輻射校正機制,提升偏鄉與高風險族群肺癌篩檢可及性;實務價值在於便利就近檢查,但需持續強化品質控管與法規協調以確保安全。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