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護病比獎勵金使用疑雲 衛福部面臨監督挑戰

2025-10-2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三班護病比獎勵金使用疑雲 衛福部面臨監督挑戰

三班護病比獎勵金使用引發爭議,工會質疑部分醫院將款項用於天花板修繕與便當等非留任措施。本文整理事件始末、個案說明與衛福部回應,並說明工會對監督與發放透明度的關切,協助讀者理解政策執行與後續監督的議題。

政策背景與獎勵金分配情況

政府自今年3月實施三班護病比政策,並在6月撥發總額約5.47億元的三班護病比獎勵金,目的在鼓勵醫院改善護理人力配置與留任措施。官方曾表示會將相關配套納入立法討論,但目前尚未訂定確切時程,先以獎勵金形式推行。

工會發現的主要疑慮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在公開各醫院申報後指出,部分醫院回報的獎勵金用途與強調的「專款專用」目標不一致。工會表示,部分款項被用於修繕天花板、採購會議便當或點心等支出,難以直接視為支持基層護理師留任或增加臨床人力的措施,因而質疑衛福部的監督機制與審查標準。

個別案例說明

在工會與公布資料中,可見具體個案披露。例如屏東地區某院申報逾30萬元獎勵金用於處理天花板霉斑、輕鋼架鏽蝕與診間窗戶漏水,院方表示此類維修有助改善有過敏問題護理師的工作環境。新北市某院則回報逾18萬元用於補助護理師制服、護理鞋及持續教育活動中餐飲的費用。

醫學中心揭露與透明度問題

工會指出,截至特定時點,數家大型醫學中心尚未完整揭露獎勵金的發放方式與實際使用情形,包括曾獲得百萬等級獎勵的醫院,這類資訊不透明加深基層對制度信任的疑慮。工會表示將持續向主管機關要求彙整說明,並在院內管道促成公開化處理。

衛福部的回應與後續處理方向

衛福部照護司相關主管表示,已要求各醫院將獎勵金用於提升護理人力並公開使用方式,以便外界監督。目前僅剩少數醫院尚未填報或說明不足,將要求補報並說明用途;對於工會的疑義,主管機關建議可循申訴管道,並表示會設法釐清事實。

監督與實務面向值得關注的問題

  • 專款專用與彈性空間的界線如何界定,與留任直接相關的支出範圍需明確化。
  • 獎勵金使用的揭露頻率與細節程度,關係到基層人員對政策成效的認知與信任。
  • 在執行監督時,應有明確的檢核指標與補救機制,以避免資源無法達到預期支持護理人力的目的。

對於關注護理人力與醫療品質的公眾與從業人員而言,獎勵金的設計與監督方式直接影響制度的公信力與實務成效。接下來的關鍵在於主管機關、醫院與勞動團體能否在資訊揭露與使用規範上取得共識,讓資源更明確地支持臨床護理人力與工作條件的改善。

重點回顧

三班護病比獎勵金分配引發爭議,工會指出部分醫院將款項用於天花板修繕與會議餐飲等非直接留任措施,要求衛福部強化監督與資訊揭露;主管機關回應將要求補報並查明,後續重心在於明確化使用準則與提高透明度。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