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三姊妹疑似抗乙醯膽鹼中毒 衛生單位展開食物中毒相關調查

2025-09-0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東三姊妹疑似抗乙醯膽鹼中毒 衛生單位展開食物中毒相關調查

台東卑南茶藝館用餐後三名姊妹出現意識混亂,衛生單位懷疑抗乙醯膽鹼中毒並採樣檢驗。本文整理事件經過、可能風險來源、調查程序與民眾預防要點,提供資訊型參考。

事件經過

本案涉及三名來自高雄的姊妹,於台東卑南地區某茶藝館用餐後出現頭暈與意識混亂等症狀。部分患者由救護車分別送往不同醫院急診,醫師初步評估有抗乙醯膽鹼樣中毒的表現,其中一人出現瞳孔不等大及意識模糊,其他患者較為清醒。

據個案說明,三人用餐前曾至戶外瀑布附近,路邊採食疑似野菜並有生食行為;餐廳也有提供紅烏龍茶,發病時間自飲茶或食用後約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出現不適。

可能原因與危險植物

衛生單位表示,某些野生植物含有抗乙醯膽鹼類生物鹼,攝入後可能引起頭暈、意識混亂、瞳孔變化等症狀。當局以「疑似」作為初步判斷,仍需實驗室檢驗比對才能確認確切毒物來源。

衛生調查與檢驗流程

地方衛生機關已啟動食物中毒調查機制,派員至醫院查訪病況並至茶藝館採集剩餘食物與茶湯樣本。若個案提供疑似野菜,亦會採樣送交食品藥物主管機關檢驗;官方表示檢驗作業需時,初步結果通常在數日內開始出爐,完整鑑定可能需要約一週左右。

民眾防護與就醫時機

針對類似情境的風險管控與個人防護,可關注以下要點

  • 食物採購與處理要注意衛生與新鮮,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 避免食用來源不明或未經確認的野生植物,若不熟悉應勿生食。
  • 飲用水以煮沸或經過安全處理為原則,不建議直接飲用山泉或未檢驗水源。
  • 遇到疑似中毒症狀時,若出現嚴重意識改變、呼吸困難、循環不穩或持續嘔吐等警訊,應儘速就近就醫並告知醫療人員相關暴露史。
  • 地方衛生單位在調查期間會進行採樣與檢驗,民眾若有類似疑慮可配合提供相關接觸史以利判定。

後續觀察與資訊維持開放

本案由地方衛生機關持續追蹤醫療狀況與檢驗進度,初步檢驗包括餐廳茶包、茶湯與個案提供的疑似野菜樣本。官方提醒,釐清是否為特定植物毒性所致仍須依實驗室結果判斷,期間應避免臆測單一原因或延遲就醫。

本報以資訊性視角整理目前可取得的事實與衛生單位的調查作為,供讀者了解事件進展與基本預防要點;如欲掌握最新檢驗結果,請留意地方衛生機關公告與醫療院所說明。

重點回顧

本案疑似因野外採食未辨識的植物造成抗乙醯膽鹼樣症狀,本文整理調查進度、檢驗流程與實務防護要點,提醒檢驗結果仍待確認並存在不確定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