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追蹤新冠肺炎的治療進展,科學家們又將焦點放在了傳統藥物的潛在抗病毒能力上。由中央研究院專責團隊所展開的研究發現,某些已有用途的老藥在抗新冠病毒的療效上顯示出不容忽視的潛力。
老藥的潛力與病毒抑制作用
此研究由翁啟惠院士領導,並結合基因體研究中心多名專家共同合作。早在疫情初期,研究團隊便開始篩選市面上經過美國食藥局(FDA)核准的2555款藥品,篩選流程集中在那些具有抑制病毒活性的藥物與天然保健品。經過初步的篩選,有超過200種藥材與藥品展現抗病毒潛力,包含抗瘧疾用藥如美爾奎寧、抗愛滋病藥奈非那韋、以及多種植物提取物,如靈芝多醣體RF3、全株薄荷和紫蘇萃取物等。
動物試驗證實抗病毒效果
經過篩選的候選藥物,團隊接著進行了嚴格的動物測試,選擇敘利亞倉鼠作為模型生物。實驗結果令人振奮,證實某些藥物能顯著降低病毒在體內的數量,最高甚至達到病毒量的10倍抑制效果。這一發現提供了抗新冠藥物的潛在新方向,表明傳統已使用的藥物亦有可能在華麗的抗病毒戰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日常應用與民眾健康建議
專家建議,除了等待新藥研發的臨床驗證外,民眾也可以透過日常飲用薄荷茶或紫蘇茶,來促進呼吸系統健康,提升抵抗力。這些天然植物的提取物在傳統醫學中久有使用,亦有助於緩解呼吸道不適。雖然這些天然飲品並不能取代正式的抗病毒治療,但可作為輔助的自我照護措施,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狀態。
科學探索的未來方向
這項研究展示了傳統藥物在現代疾病控制中的潛能,並促使科學界重新審視老藥的價值。隨著將來更多臨床試驗的逐步推展,這些具有多重抗病毒機制的藥物,有望成為抵抗新冠病毒的重要武器之一。面對新興病毒變異的不確定性,進一步的藥物研究與應用探索仍須持續深入。
相關關鍵詞
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老藥新用、紫蘇、薄荷、抗病毒研究
延伸閱讀
探索傳統藥物的抗病毒潛力,或許能為未來的公共衛生策略帶來更多可能性。持續關注最新科研動態,了解更多有關老人藥物在新冠病毒中的應用潛力。只要我們保持健康習慣與開放的心態,即使面對病毒,也能多一份保險。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永遠是最佳依據,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師的指導。辦理疫苗接種依然是保障自身與他人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希望科學的探索不僅能幫助我們攻克疫情,也讓我們看見傳統智慧在現代醫學中的全新價值。
本文針對抗老藥物在新冠病毒治療中展現的潛力進行了分析,旨在為讀者提供科學而中立的觀點,促進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未來的疫情防控仍需依賴疫苗、治療以及個人健康管理的全面配合。保持警覺,關注最新醫學進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