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增加,特別是在桃園、萬華及蘆洲地區,基因定序結果顯示,疫情的主因是來自英國變異病毒株B.1.1.7。該病毒株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不僅在英國造成嚴重的疫情擴散,也已經蔓延到全球114個國家,台灣、首都東京等地相繼出現本土病例,令人憂心。本文將深入探討B.1.1.7的傳染力、死重症率及不同疫苗對該病毒株的保護效果。這對已接種疫苗的人,以及對疫苗安全性有疑慮的民眾,來說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英國B.1.1.7病毒的傳播與傳染力分析
根據英國公共衛生部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B.1.1.7病毒具有高達23處突變,特別是在病毒刺突蛋白上,讓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效能顯著提高。病毒的傳染力經實驗測試發現,比其他病毒株高出43%到90%,展現驚人的傳播速度。感染學專家證實,英國變異病毒株更能附著在呼吸道上皮細胞上,促使病毒傳播更為迅速,因此引發英國全境封鎖、航班限制與邊境管制加嚴。儘管傳染力驚人,但有研究顯示,該病毒的致死率與重症率並未明顯高於其它病毒株。
B.1.1.7的致死率與重症率比較
根據《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B.1.1.7相較於其他病毒株,病情演變成重症的比率並不明顯增加。研究結果顯示,感染B.1.1.7後,出現嚴重症狀的機率約為36%,而非變異病毒株約為38%;感染的致死率分別為16%與17%左右,兩者無顯著差異。此外,英國官方分析證實,雖然其傳播速度快,但致死率在統計上並無明顯升高,顯示較高傳染力未必帶來更高的死亡風險。
疫苗對抗英國變種病毒株的防護效果
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是,使用多種核型技術開發的疫苗,對於預防B.1.1.7變異病毒株仍然具有較高的保護效能。以目前在台灣主要疫苗之一的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疫苗為例,最新研究指出,AZ疫苗雖然對病毒的中和抗體數量較原始病毒株降低約九倍,但在臨床實證中,仍能提供約70%的保護力,有效降低感染病例及重症風險。
疫苗抗體的變化與實際保護力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臨床試驗,AZ疫苗對B.1.1.7變異病毒株的中和抗體下降約九倍,代表抗體反應較原始病毒株較弱。然而,研究中發現,接種疫苗者在實際感染中依然具有約70%的防護能力。這是因為,變種病毒株比其他病毒株更易被抗體中和,雖然抗體數量下降,但仍足以形成有效防禦。由此可見,疫苗在面對B.1.1.7病毒株時,依然能發揮較佳的保護作用。
其他變異病毒株的傳染性及疫苗保護力
除了英國的B.1.1.7外,來自非洲南非的B.1.351變異病毒株抗中和效果較差,傳染力亦較高。印度的B.1.617變異病毒株,傳染能力預估甚至可能超過英國病毒株,讓抗疫工作面臨更大挑戰。相關研究指出,美國疾管署和國際科學團隊正在密切追蹤這些新變異株的傳播狀況,並持續觀察疫苗的效果變化。對於民眾而言,儘快完成疫苗接種、加強社交距離與個人衛生措施仍是抗疫的重要策略。
結語
從目前的科學實證來看,英國變異病毒株B.1.1.7雖然傳染力高漲,但若能依照接種疫苗、保持社交距離之措施,仍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尤其是AZ疫苗,面對該病毒株依舊具有約70%的防護率,對於抗疫工作具有積極作用。疫苗的努力與科學的進展,仍是疫情下最重要的防線。隨著病毒變異的持續演化,持續追蹤最新研究動態、提升疫苗覆蓋率,才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關鍵所在。
為了守護自己的健康,民眾除了積極配合疫苗接種外,也應持續落實防疫措施。相信科學與科技的結合,將為我們迎來更安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