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更新高血壓指南 建議更積極將收縮壓降至120mmHg以下

2025-08-2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美國更新高血壓指南 建議更積極將收縮壓降至120mmHg以下

美國心血管專家最新高血壓指南在多年臨床與流行病學資料基礎上調整策略,建議更積極控制收縮壓至120mmHg以下,並引入新版風險評估工具與檢測建議,強調早期預防、生活方式治療與針對性篩檢以降低心血管與認知功能衰退風險。

新版指南的核心轉變與臨床意義

這次由多個心血管專業組織共同發布的高血壓指南,將治療目標從以往較保守的數值調整為更積極的方向,尤其強調將收縮壓控制到120mmHg以下的價值。委員會指出,血壓更嚴格的控制不僅能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事件,也與減少認知能力下降與失智症風險相關。因此臨床上對於尚未達標的患者,建議在生活方式治療後若持續超標應考慮早期藥物介入。

風險評估工具的更新與臨床應用

新版指南採用PREVENT風險計算器取代過去常用的匯集世代方程式,以更大規模與多族群的現代資料來評估個人十年與更長期的心血管風險。此工具納入腎臟與代謝指標,能提供更個人化的預防策略,對於30至79歲、無既往心血管事件者具有較佳的風險估算功能,進而影響降壓與降脂等初級預防決策。

生活方式治療回歸為第一線策略

指南重申生活方式介入是預防與初期管理高血壓的基礎,包括減鹽、增加鉀攝取、限制酒精、維持健康體重、採行有益心臟的飲食模式(如DASH得舒飲食)、以及規律運動等。對於血壓處於130至139mmHg且短期心血管風險不高的個案,建議先以3到6個月的生活方式調整觀察,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啟動藥物治療。

高血壓與認知功能關聯的警示

指南特別指出高血壓對認知功能的潛在影響,並將降低認知能力與失智症視為需考量的重要結果之一。編寫小組強調,初級照護系統應提高對血壓管理的重視,透過早期篩檢與有效控制,期望減緩與預防後續的認知衰退。

納入妊娠期高血壓的長期風險考量

對於懷孕期間發生的高血壓或子癇前症,指南提醒醫療團隊將其視為日後心血管與高血壓風險的警示因子。這項納入使初級照護與婦產科在產後追蹤與長期預防策略上能有更明確的協調,以利早期干預與風險管理。

針對頑固性高血壓的篩檢建議

新版指南建議對頑固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篩檢,無論是否出現低血鉀。由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與年輕與中壯年族群的難治性高血壓相關,及早診斷不僅可改善血壓控制,還可能減少對心腎臟的長期傷害。

檢測項目的升級建議

指南將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檢測(UACR)提升為所有高血壓患者應採取的檢查,因為早期的微量白蛋白尿可提示腎絲球受損。另建議擴大血漿醛固酮與腎素比值的檢測範圍,以抓出潛在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與其他內分泌性高血壓原因,並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高風險族群納入考量。

臨床與民眾日常的實用提醒

對於民眾而言,建議養成家中量血壓的習慣,並將血壓紀錄提供醫師作為診斷與治療調整的參考。就醫時應討論個人心血管風險評估結果、是否適用較嚴格的收縮壓目標,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的篩檢(如UACR或醛固酮相關檢驗)。此外,持續遵循減鈉、規律運動與維持理想體重等生活方式,仍是降低心血管與認知退化風險的重要基礎。

面對新版指南的調整,醫療團隊與民眾皆應將高血壓視為可透過早期偵測與整合性管理改變的長期風險因子,從血壓監測到生活方式改變與針對性篩檢,共同落實更精準的血壓控制與預防策略以守護心腦血管與認知健康